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民族国家中,语言政策的制定往往牵动着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和民族关系等方方面面,处理不好,往往会引发民族冲突,甚至政治动乱。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境内民族众多,语言复杂。由于苏联时期的语言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民族矛盾不断。苏联解体初期(1991-1999年),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各民族文化团体和民族文化中心为复兴民族语言积极展开各种活动,并制定本民族的发展纲要。在民族复兴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语言得到稳定发展,学习母语和民族语的人数以及民族语出版物都有一定程度增加,民族语言的功能,特别是主体民族语言-巴什基尔语的功能得到相应扩大。然而,由于在此期间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一直没有颁布语言法,国语地位问题一直争议不断。特别是在没有确定国语的情况下,共和国政府于1993年发布行政命令,强制俄罗斯族和操俄语的儿童学习巴什基尔语的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甚至产生了社会分离倾向。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语言的和谐发展,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颁布语言法,把俄语和主体民族语言-巴什基尔语同作为共和国的国语。共和国还通过修改宪法、颁布其他法律法规的方式来巩固俄语和巴什基尔语的双国语地位。此外,为落实各项语言法规,共和国分别于2000-2005年、2006-2010年以及2012-2016年制定并实施民族语言保护、学习和发展纲要。这些纲要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双国语的地位,促进了双语和多语的和谐发展,缓解了民族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语言政策对社会生活各领域语言的选择与使用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在教育领域,学习双国语和其他语言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学前教育机构保证母语学习的连续性,中小学进一步促进双国语及多语的学习,各高校专门开设民族语言文化系,旨在培养民族语言人才。在大众传媒领域,用巴什基尔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出版的纸质媒体数量显著增加,双语和多语广播和电视节目普及。在家庭和工作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倾向于使用俄语交流。此外,随着双国语地位的巩固,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俄语作为自己的母语,对俄语的认同显著增强,将巴什基尔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也在缓慢增加,对巴什基尔语的认同也逐步提高。总之,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制定的语言政策既维护了俄语作为俄罗斯联邦国语的地位,又确立了巴什基尔语作为共和国国语的地位,同时发展了其他民族语言,对于协调共和国语言关系、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而引起的、对现代养鸡业危害巨大的肠道原虫病,其中以寄生于鸡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在生产中最常见,危害也最大。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后,会通过自身分泌的蛋白逃避或适应宿主免疫系统,在这个过程中,鸡肠道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可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杀灭感染的球虫,而球虫也需要从纳虫空泡中逸出,入侵新的宿主细胞完成增殖
毕业致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共演讲,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毕业生在学校里面接受的“最后的一课”;是演讲人通过演讲词将教育和劝说的目的传递给听众,即演讲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黄土,它在我国的分布面积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整个西北地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北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湿陷性黄土也不可避免地被作为建筑材料、地基或者工作场地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其性质进行全面科学的掌握从而使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常规的室内湿陷试验一般是基于固结仪的单轴压缩浸水试验,是在完全侧限条件下进行的,但根据实际情况,湿陷性黄土在地层中受到上覆荷载作用产
称名词汇通过附加于词汇基本概念意义之外的补充语义或修辞意味,表现人们对称名对象的主观情感和评价意味。通过对称名词汇语义结构和包含表情性义素的词汇内涵意义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认为称名词汇的指称意义和内涵意义共同作用构成词汇的基本意义,且其内涵意义更具有功能性。表情性作为称名词汇内涵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情感性、评价性、形象性、强调性等范畴紧密相关,是语言单位语义—修辞特征的总和,保障说话人通过语言
译员的工作记忆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历来是口译认知研究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译员的工作记忆水平与多项口译表现指标呈正相关。口译信息忠实度包括信息完整度与信息准确度,
本文选取上海某家庭教会(G教会),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进行了个案研究,目的是通过展现移民个体在家庭教会中的思想行为,来揭示城市里的家庭教会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可以帮助移民适应都市生活。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依托工具论的理论框架,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梳理等获取了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深描,展开理论分析。重点关注信徒个体如何进入家庭教会、他们日常生活的实践、群体传播机制和信徒在教会中的转变与融
为了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耕还林区生态恢复下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作者于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
邀请是一种重要的能够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言语现象。邀请行为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距离、双方权势、性别、年龄等。本研究从社会语用学角度以部分(准)姻亲关系,即(准)岳父母和(准)女婿、(准)公婆和(准)儿媳之间的邀请为例,对邀请言语行为的模式和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分析汉语交际中邀请的模式,与学者顾曰国提出的邀请三阶段模式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性别和事物大小
背景:胶质瘤属于人类高度恶性肿瘤之一,其侵袭性强,容易复发。WHO分级Ⅳ级的胶质瘤(即GBM)预后中位生存期只有14个月左右,尽管采取手术全切合并术后放、化疗,但其预后仍很差。胶质瘤疗效欠佳是因为其对周围组织的广泛浸润及胶质瘤细胞的过度增殖。因此,通过分子层面,对胶质瘤发生过程中的具体信号通路研究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热点。Micro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的调控性小RNA分子
在我国基础建设高速发展和国内大型及超大型水电站的建造经验日益丰富的国内背景和一带一路快速推进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在国外建造的大型水电站越来越多。本文以乌干达卡鲁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