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频小说的兴起是一种有热度的文艺、文化现象。在社会学下观照,它体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分野;在文学下观照,有不同于精英文学的频文学特点。网络小说阅读受众性别分化特征明显既有创作者性别之故,又与阅读平台有意识地塑造、筛选、固化栏目类型,将读者性别社群化有关。随着阅读流行风潮的变化,其吸引受众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变化。自诞生之初,女频小说就以切近时代热点的女性意识,成功在社交话语空间呈高讨论度之势。同时其自身意识表达的进步与否也成为了学术界探讨的话题。通过分析女频小说典型的叙事空间和人物形象,剖析女性意识在这些权力空间和镜像中的映射,挖掘潜藏在叙事空间之下女性对社会关系中权力分配的认知维度。作为21世纪中国大陆现象级的文艺创作活动,女频小说内部出现了相当数量、有探讨价值的小说文本,即典型作品。这种典型既体现为女性的生存空间在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之下的物理生存空间的典型性,又表征为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精神意识的变迁,同时还随着权力话语的演变而呈现出不同的生存意识。在此种背景下来探讨典型女频小说的多样女性意识构建,既是符合文化发展潮流又是契合女频小说创作实绩的选择。本文尝试挑选女频小说中的典型文本,围绕不同类型的女频小说所流露的不同女性意识进行分类和研究。从女性视角出发考察,女频小说文本在留存女性精神成长印记、实践当代女性婚恋理想、揭示当下时代文化症候的特定历史时期书写的意义和价值。论文绪论部分界定了女频小说和女性意识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女频小说创作的分类以及涉及女性意识的主题在网络小说文本中呈现的主题研究现状,梳理女性意识与女频小说代表作品的关系。说明女频小说代表作品的选取依据,其中着重阐释依据之一的大“IP”和女频小说典型性的关联,罗列出本文研究涉及到的典型女频小说,明确研究对象、研究起点、研究方法,为后续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上梳理女频小说的起点、热点和争议点。关注与网络文学相关的文艺政策和媒介环境,以及女频小说的发表平台、传播渠道、类型设置和写手、读者群体特点。从女频小说的兴起过程去整体把握女频小说创作和传播中的女性意识。女频小说所涉及的主题内容相当广泛,其本身在言情外壳之下包裹着更多有待探索与讨论的当代女性意识话题。第二章就女频小说里叙事空间的表现形态和其中内蕴的女性权力意识进行分类描述。主要按典型物理和精神空间、人物形象、男女关系设置进行讨论,以校园、职场、宫廷、天庭、奢侈消费等空间进行观照。其中,这几种典型空间的选取与此前经典现当代小说文本对其反映的差异性,也是论文关注点之一。接着分析空间里被看的男性他者形象塑造背后潜藏的女性的婚恋意识。从女性典型形象的选择看女性的镜像意识和自我认知。从男女关系模式设置上来分析典型女频小说主动表现何种女性意识选择上的价值取向和言说立场,即一方面注重对当代女性现实生存境遇进行观照,另一方面又着力开拓女性精神依存的新方式。第三章分析女频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叙事呈现方式。在第一、二章对女频小说的兴起和叙事空间与权力分配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女性叙事策略的方向去探讨。女频小说里的女性意识建构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加以考察。一是从女频小说的叙事视角出发,分析其选取的不同叙事视角侧重对女性意识进行哪些不同的建构;二是从类型化叙事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与女性意识建构的联系与意义;三是结合互文文学理论,考察其在传统文学意义上、网络文化和个人经历上的语言风格上的互文效果。具体体现为在既有文学传统和常识影响下典型女频小说里女性故事空间和人生经历的建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典型女频小说所包蕴的女性意识建构的不同方式,完成了多元和差异化的文本风格塑造,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意义。第四章则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女频小说里关于女性精神成长印记和当代文化症候表达的意义和启示的阐释。作为一种现象级的文学类型,女频小说一方面在对女性意识的表现中确认了自身在当下城市中的社会定位,有利于反应女性聚焦的热点话题和女性文化潮流。另一方面,这不仅是女性个人心智的成长,其背后也映射着一段时期社会文化的变迁。同时可以看到,在女频小说发展的二十余年里,虽然出现了许多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但也涌现出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女频小说。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有关两性伦理道德建设的探索,充满理想主义和勇气,纠正了女频小说发展之初写作内容上的一些极端倾向,从而促进了女频小说的良性发展。结语部分,总结了女频小说里女性意识的建构对于反映当代女性生存境遇,提供生存经验共享与精神成长反思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进一步总结其在人文关怀、文艺传统传承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