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CO<,2>吞吐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n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吞吐是以单井为对象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是一种非混相驱。它是在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注入压力下将液态CO2尽快注入地层,然后在低于最低混相压力下关井浸泡一段时间,让CO2尽快可能多的与地层剩余油接触并溶解,在低于混相压力下开井生产。 本论文主要根据CO2原油体系高压PVT实验测得了江苏富民区块原油对CO2的溶解能力、溶入CO2后的体积膨胀系数。通过实验和调研,研究了CO2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单井CO2吞吐技术的主要增油机理为:在地层温度条件下CO2能快速溶于原油中,从而改变原油物性,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增加溶解气驱能量,进而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同时研究了周期注入参数(压力、注入量、生产压差等)对油井产能的影响以及CO2处理应用。此外,本文运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对具体的生产层条件进行了多种吞吐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1996至2004年,江苏油田在真武、富民、高徐、沙埝等油田开展了71井次CO2单井吞吐试验与推广应用,发展并形成了全天候远距离CO2吞吐工艺配套技术。进行了现场CO2吞吐经济效益分析,并在吞吐油井优选和工艺参数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认识。证明以单井为对象的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方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特点。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为油田Ⅱ、Ⅲ类储量的充分动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课题来源于吐哈石油地质研究院与美国GAC能源公司签订的合同项目中的一个专题。Taribani油田是格鲁吉亚第12区块目前发现的单井产量最高,储量规模最大的油田。为了
7050-T7451铝合金是一种高强度航空铝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与零部件的制造。铆接紧固孔是飞机结构件中的典型应力集中环节,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极易产生疲劳裂纹,进而造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裂缝延伸至储层深处,堵剂的耐温性和抗盐性需要加强,部分研究区块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出水情况不准确,堵剂投放
随着石油钻井向深井、超深井以及复杂地层方向发展,如何快速、优质、安全的钻进,如何降低钻井成本、缩短建井周期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目前的旋转钻井方式下,由于
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为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共享寻找新的途径,并在知识显性化及共享的过程中实现隐性、显性知识的互动。这个过程也正是知识创新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企业对组织内、外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即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实现组织内交流共享的能力,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是本文关注的焦点。通过运用动态博弈理论,文章将重点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进行描述和解释,并
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是反映汽车动态特性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汽车平顺性是汽车NVH性能的评价指标之一,它着重于解决NHV中的振动对乘员造成不舒适感觉的问题。针
室内实验和矿场实践表明,聚合物驱可以提高采收率8~15%,但聚合物驱后地下仍有50%的残余油。与水驱剩余油相比,聚合物驱后剩余油量更少、分布更为零散、油水性质更为复杂,剩余
近几十年,由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穿鞋的日渐重视,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普遍应用于步态分析、鞋体设计、临床医疗等众多领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何培养优秀学生,始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翻转课堂倡导
关节软骨是一层非常薄的光滑半透明状结缔组织,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断优化而成的必要产物,主要作用是承担关节面间产生的生理载荷及摩擦润滑作用,由于软骨内部无血管、淋巴管,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