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形式的“卡里斯玛”——论模范在中国的政治意义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的讨论和研究对象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模范”现象,旨在通过考察“模范”的历史变迁,来预测“模范”在民主政治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揭示“模范”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所承载的政治作用,来思考“模范”对于法治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本文中,笔者将采取由事入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以雷锋为典型个例,对中国建国以来出现的模范现象及发展趋势作一现象描述,着重探究模范被发现与被树立的过程,并初步探讨20世纪后期模范衰落的原因。之后,将转入理论分析,从韦伯的卡里斯玛理论中寻找树模范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中追溯树模范的历史渊源,揭示模范作为“德治”手段的本质,分析模范在中国当时特定情境下类似“卡里斯玛”的三大政治作用。最后,将用理论关照现实,讨论模范在当代中国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模范在民主时代和法治社会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政治角色。   贯穿全文的两大思路是:紧扣时代与人(模范)的互动,即时代定义模范,模范影响时代;关注过去是为了服务将来,为了探寻模范对于民主法制社会公民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拥有的重要财产,允许农民有条件的处分自己的财产,既符合财产的本质要求,又符合我国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执政方针。因此应当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偏重职业素质教育而轻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处于分离或分割状态。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校课群建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它既包含理论层次的研究,也包含实践层面的探索,是高校整合资源、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建设教学团队的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恩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