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与语言是英语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外语教育者已意识到了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而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就必须重视文化教学。目前,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取得的成就不少,但文化教学实践却仍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目前中国大学外语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不够高,他们缺乏跨文化经历和文化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这就导致他们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也就无法承担相应的文化教学任务。一些大学虽然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但是由于未将相关的理论很好地运用于实践,因而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与此同时,大学生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在密尔顿.班尼特跨文化意识发展模式的指导下对“如何培养2l世纪的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并给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
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目的及本篇论文的基本构架。
第二章首先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离性,以及文化教学要与语言教学同时进行的必要性。其次,从文化教学发展的阶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对文化教学进行回顾,并指出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再次,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同时又对中国人与西方人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以此说明中国大学生如果缺乏文化意识,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他们就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误解,并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接着,阐述由罗伯特.汉维提出的跨文化意识定义和密尔顿.班尼特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最后,回顾了中国文化教学的现状,指出中国文化教学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第三章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二百名来自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和一所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五十位分别来自上面两所院校、一所二本院校和一所重点本科院校的中国英语教师和来自这些院校的外籍教师都参加了此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文化教学持有不同的看法,也意识到学习外国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中国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方面的信心因缺乏跨文化经历和文化教学经验而显得不足,中外教师在文化教学方法使用上的差异说明了中国教师在这些方法的使用上不如外籍教师熟练,这使得课堂活动形式不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不过,中外教师在对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方面给出的建议是相似的,这说明他们都意识到了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外籍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主要来自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外语教学的不了解。
第四章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可行方法。作者以密尔顿.班尼特的跨文化意识发展模式为基础,并以自己获得的调查结果为依据,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客体为适应跨文化意识的要求而需要做出的改进,然后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四个原则一系统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比较原则和互动性原则,最后阐述了跨文化意识的具体培养方法一词汇教学法、阅读教学法、听说教学法、写作教学法,这四种方法都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首先对该论文做一个总结,然后得出其研究意义,并指出该论文的局限性和未来可继续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