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诗歌语篇连贯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连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Halliday&Hasan在1976年首次提出语篇内部具有衔接关系,且在语域上具有一致性,则该语篇就是连贯的。该连贯模式的建立引发了学界对语篇连贯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对语篇的连贯性进行合理地解释必须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语篇连贯进行动态地分析,探索连贯形成的过程,才能揭示连贯的本质。认知语义学侧重研究人类概念的形成以及意义的获得。运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可以透过语言现象本身,来寻找语言事实背后的动因,从而对意义的生成做出合理的解释。意象图式作为人类的认知工具,它形成于人类身体对现实世界的直接体验,并将感知体验内化为人脑中的认知结构,用于组织概念,获得意义。  诗歌语篇是连贯研究的边缘成员,因为诗歌是一种富含艺术特质的文学语篇,为了增加其审美效应,诗人在语言形式编排上独具匠心,结果使得读者难以从简约的语言形式上洞察诗篇暗含的语义关系,从而增加了读者解读诗篇深层意义的难度,阻碍了读者将语篇理解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在诗歌语篇的信息处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将诗篇与诗人创作的实际场景相结合,从而找出诗歌语篇的完整意义,实现诗篇的连贯。本研究运用意象图式理论,结合文化因素,尝试建立一个诗歌语篇连贯的认知模型,该模型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价值所在,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增进对诗篇意义的理解,解读诗篇的连贯。
其他文献
韩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产业化·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时代,黄皙暎作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一直关注着社会问题,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主题是随着韩国社会问题的变化而变化的。黄皙暎
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在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爱伦·坡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但是他的文学才华在当代已
学位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的高低。然而,词汇学习又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对普通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些
学位
国内外对语篇衔接和连贯的研究很多,对诗歌语篇的研究却很少见。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诗歌最显著的语篇特征是缺乏显性衔接手段,用隐晦的连贯增大内涵,这需要调动较多的认
简·奥斯丁(177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在短暂的四十二年的人生中,奥斯丁共创作了六部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英语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幽默不仅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起着改善人际关系,调节谈话气氛的作用,更多地被赋予个人魅力和教育的意义。对于我国的
本文以李清俊的《归乡练习》和《雪路》为研究对象,应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析故乡对个体的意义。弗洛伊德引入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三者
英语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民族、多文化、多功能的国际性语言。作为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语言的频繁接触,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异。英语不已再同于往昔,英
喀什师范学院是南疆唯一一所师范类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南疆各地州英语教师的重任。而英语教学尤其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因为维吾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