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记忆的斑马鱼认知障碍模型的建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c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多年一直致力于包括血管性认知障碍、糖尿病认知障碍等相关认知障碍的药理学研究,在进行认知障碍干预药物筛选过程中发现,啮齿类动物存在模型建立周期长、费用昂贵等缺点,因此建立快速药物筛选动物模型成为本实验室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认知障碍药物筛选模型动物中,斑马鱼以其价格低廉、繁殖快、准确性高、周期短等优点成为我们首选的动物之一,但斑马鱼认知障碍模型建立及检测方法并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方法不明确等缺点。因此本论文以T迷宫为主要检测指标,通过对比不同条件对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建立斑马鱼T迷宫实验室标准;并根据不同病因来建立相应的斑马鱼认知障碍模型,为今后实验室的药物筛选平台建立提供实验依据。建立斑马鱼T迷宫实验标准实验:分别通过对季节、温度、时辰、光源、颜色、左右偏爱、训练次数及时辰等七个方面条件的变化对斑马鱼学习记忆成绩进行比较并筛选,建立T迷宫实验标准;斑马鱼不同认知障碍模型的建立:采用Al Cl3染毒法建立阿尔兹海默症模型,采用零氧水浸泡法、氮气鼓泡法进行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采用葡萄糖、果糖给药建立斑马鱼糖尿病认知障碍模型,并在模型建立30d、45d、60d采用T迷宫以斑马鱼进入EC区作潜伏期为指标,以阿尔兹海默症模型为阳性模型比较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采用社交实验以接触时间、接触次数为指标,检测斑马鱼认知功能;Al Cl3模型于建模后60d测定斑马鱼脑匀浆中胆碱酯酶活力,斑马鱼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于建模后60d测定斑马鱼脑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GSH-Px)、过氧化氢酶(CAT)含量。T迷宫条件的摸索显示,季节及温度对斑马鱼T迷宫成绩影响程度较大,在温差较低的仲夏阶段较晚春组、初夏组潜伏期减少(P0.05),但是相对晨组可以作为第一选择;光源干扰程度较大,斑马鱼呈现明显趋光性,右侧为EC区,光源为右侧相较全光源和无光源的前期及左侧光源呈现潜伏期较小,实验周边应保持统一光源,选择无光源或者覆盖全光源状态,以免实验环境的影响;颜色方面红绿平衡对斑马鱼学习记忆可见提示为更佳标准,左右偏爱更佳偏向目标象限在左边,相较于右侧潜伏期减少(p0.05),与第3次相比,第5次开始有显著性变化(p0.05)。通过条件的筛选,我们选出最优的T迷宫实验标准:即夏季早晨(25±2)℃进行试验,短臂设置为红绿平衡,左边设置为目标象限设置,无光源影响的情况下,训练方式选择1次/天,连续训练5d。浓度为500μg/L的Al Cl3模型在染毒45d时成功出现认知障碍至60d;通过零氧水每天2次缺氧5min连续缺氧60d,氮气流速200cc/min每天2次充5min,均可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但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氮气组的流速却较难把控,实验室在今后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采用相应的血管性痴呆模型;3%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浸泡8h,待浸泡后60d,30d时出现认知障碍至60d可建立高糖痴呆模型。3%浓度的果糖溶液连续染毒60d并未成功建立果糖痴呆模型。以上方法可以为今后实验室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翻译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时事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正确理解。本报告针对“一带一路”讲座展开了模拟交替传译,聚焦中国特色政治表达、中国特色文化表达和逻辑混乱表达三大口译问题。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本报告阐述了口译的主要标准,即要求口译准确、完整、连贯。同时针对上述三个口译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案例分析。报告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异化、增译、直译加解释、意译和信息重构。希望通过
虚假陈述行为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虽已有许多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规制,但投资者求偿依据的仅有民事诉讼求偿路径,因此,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对于投资者保护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披露义务是基于法律设定的义务,违反此义务的即为侵权责任,故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因循侵权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对司法实践中2019年虚假陈述民事案件梳理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争议焦点发现实践中该责任认定的裁判
活性污泥法最大的弊端是有大量剩余活性污泥(WAS)需要后期处理处置。同时,WAS蕴含着大量的有机物,如何将这些有机物加以回收、利用,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污泥厌氧发酵是一种能有效处理污泥以及从污泥中回收资源的办法,但是传统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价值有限,挥发性脂肪酸(VFA)作为一种中间体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和更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一些预处理方法和发酵策略被广泛研究来提升污泥厌氧发酵的效率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是杧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果实一旦染病便会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甚至失收。目前主要通过日常栽培管理和喷洒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该病害。防控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研究表明培养抗病品种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方法,解析杧果的抗病遗传机制,可为优质抗病新品种的创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了阐明杧果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遗传特性,本实验通过室内接种法对凯特、热农一号等33份杧果种质抗细菌性角斑病性状进行评
蠓科(Ceratopogonidae)隶属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该科物种数量多、食性多样,许多种类是重要的疾病媒介昆虫、传粉昆虫或者潜在的天敌昆虫,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利用网捕、灯诱等采集方法在海南岛13个市县进行了野外采集,结合形态学特征和DNA条形码进行物种鉴定,选择COⅠ、28S r DNA、CAD、18S r DNA、AATS1等5个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集的13属25种蠓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每年给世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农药防治是当前植物根结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但大量农药的应用已造成环境生态严重失衡,使生物防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来自海南的淡紫紫孢菌PLHN菌株防治番茄根结线虫开展研究。分离自海南茄子根结线虫雌虫的PLHN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属大戟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并作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橡胶树具有生产周期长、基因型高度杂合、遗传背景复杂等特点。目前公布的8张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仍然存在饱和度不够等问题,为橡胶树的分子辅助育种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本研究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幼嫩雄花为试验材料,探索并建立了橡胶树四分体和小孢子单细胞
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膜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厌氧发酵(AD)系统广泛应用,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以处理废水为重点对象,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应用较少。本研究拟采用一种的自行设计的DMBR,通过批次优化后启动厌氧混合发酵产甲烷系统处理餐厨垃圾(FW)和牛粪(CM),用以探究DMBR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变化。然后通过与长时间驯化污泥对比,探究基质混合比(FW/CM)和有机负荷率(
马尾藻是我国南海常见的大型经济褐藻,也是褐藻多糖的重要来源。褐藻多糖及其降解产物—褐藻寡糖,具有众多生物活性,在农业、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采自海南琼海海域的孤囊马尾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一种有效提取褐藻多糖和酶解制备褐藻寡糖的方法,并对制备的褐藻多糖及寡糖进行纯化、结构分析和活性评价。研究结果如下:采用超声波辅助热碱法,通过响应面优化获得孤囊马尾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在超声
在中国海南岛,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Thysanoptera:Thripidae)是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上的重要害虫,其种群数量控制主要依靠化学防治。频繁使用/滥用杀虫剂带来的抗药性、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豇豆的安全生产急需对付普通大蓟马的非化学防治方法。性比是影响蓟马种群动态的最敏感因子之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