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一与中英文学交流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著名翻译家、双语作家,熊式一以中英文学交流使者的形象步入文坛。初涉翻译,其译本选择以巴蕾、萧伯纳作品为主,因此被徐志摩誉为“中国研究英国戏剧第一人”。同时身为知识分子,旅英期间熊式一肩负“中华文化代言人”的使命。他根据京剧改译的英语三幕剧《王宝川》,深受欧美观众喜爱。通过译介活动,他试图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种族歧视的偏见,寻求中英之间平等对话。但因其文化身份、生活环境与英国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导致作品带有“自我东方主义”色彩,以满足英国观众审美习惯、猎奇心理。该剧在赞誉背后饱受争议——国内外学者对其“中国性”大加质疑。此后,熊式一将创作视角转向现代社会,接连出版《大学教授》、《天桥》两部近现代革命题材作品。此时作者逐步脱离早期作品桎梏,以更为真实的笔触描写中国社会风土人情、文化习惯以及革命历程,但其接受效果远不能与《王宝川》相媲美。与此同时,熊式一始终面临身份认同的困境:一方面其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西化倾向,令其华人身份遭受非议;另一方面他同时无法完全被西方世界接纳,促使他不断寻求母国的文化归属感。长期以来,学界研究焦点集中在《王宝川》与《天桥》两部代表作上,缺少系统的梳理分析,尤其对他早期知识背景、翻译经历,以及与英文作品创作之间的关系尚待挖掘、整理。本文以“熊式一与中英文学交流”为研究对象,回顾他在国内以及旅英期间的翻译创作活动,同时梳理出对其作品评价的中外言说焦点,分析各异的表达立场与动因,挖掘其背后复杂政治意图或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熊式一作品、及其在文化推介贡献做出评价。
其他文献
介绍了在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对刀操作中,针对各种不同情形采用不同方法对刀的过程,比如不同材质的坯料、不同的精度要求,以及各种复杂外形轮廓或复杂的装夹情形等,采取正确
水平井开发测井中可通过水平井爬行器牵引测井仪器到达井底,从而达到录取测井资料,了解水平井固井情况等目的。本文通过爬行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介绍,结合平时的实践,提出了爬
本文从城市中心区的概念入手,介绍国外和国内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现代城市中心区发展的七大基本特征,指出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的启示。
首先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状,引出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分析了基于高清事件检测的卡口系统(以下简称为卡口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探讨了道路交
和英语相比,汉语缺乏丰富的语法形态来标记数这一概念,这意味着英语主谓一致这一结构在汉语中是缺失的。由于汉语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在习得英文主谓一致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李金发被认为是中国象征派新诗最早的创始人和实践者,他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留下了不可低估的印象,应该从异质性入手看看他的诗到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圣经》集神学、历史和文学三维性质于一身,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文本。在《圣经》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圣经的文学特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下,对于《圣经》文学性的研究已成为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翻译不单单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还牵涉到社会语境。学者们不再仅仅研究语言层面的翻译,而是将社会、历史、文化等语言外部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