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APACG)患者发作后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的视野缺损模式提供了证据。[方 法]共纳入106例APACG患者的视野。每一位入组的研究对象均采用标准自动视野计(Humphrey-750i,Zeiss公司,德国)的“24-2 SITA-fast”检查模式进行静态阈值视野检查。根据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值分成早期(MD≥-10dB)、中期(-20dB≤MD<-10dB)和晚期(MD<-20dB)三组,根据青光眼半侧视野检测(Glaucoma hemifield test,GHT)法将总体偏差数值图的上、下半侧分成5个相互对应的区域,计算总偏差值的均值,参考CIGTS评分法计算模式偏差概率图的每个区域的PD值。对APACG组不同分期上下对应区域比较,以及每半侧(以水平线为界)五个区域内的两两比较。根据GSS2分级法计算不同分期的视野缺损模式并分级。[结果]1、发作持续的时间越长,视野缺损越严重;2、通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发作眼别、交通距离、患者来源等与MD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3、APACG下半侧整体及下半侧5个区域均较上方稍重,中期较明显4、通过每半侧五个区域内的两两比较可以发现中晚期下方区域C区缺损最轻;5、通过GSS2分级法,APACG多为弥漫性缺损。早期视野分级多为2级,中期视野多为4级,晚期视野多为5级。[结论]1、随着发作持续时间的增长,视野缺损会加重2、就APACG总体来看,不同程度的损伤都呈现以弥漫性损伤为主的形态,而且缺损程度较重。3、就分布来看,不同严重程度的视野下方缺损要重于上方,特别是中期较明显4、不同严重程度视野中心区域最晚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