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型苯丙微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乳液具有粒径小(10~100nm)、分布窄、热力学稳定和涂膜光亮透明等优点,但目前合成的聚合物微乳液大都存在乳化剂含量高、固含量低、耐水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微乳液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为了形成可与有机溶剂型涂膜的致密度和光泽度相媲美的胶膜,苯丙乳液的微粒化是一个重要条件。本文结合粒子设计以及核壳聚合技术,采用“Winsor I-like”型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①采用“Winsor I-like”型微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乳化剂含量为2.0%、单体含量为40%、平均粒径35.7nm、多分散性0.196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微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和温度等因素对丙烯酸酯微乳液粒径及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证明在“Winsor I-like”型微乳液聚合体系中,微乳液聚合场所主要是单体微液滴;聚合过程中,通过单体微滴对乳胶粒不断提供单体,使乳胶粒长大。②在以上研究基础上,采用“Winsor I-like”型微乳液聚合法,结合粒子设计概念、核/壳聚合技术,成功地合成了乳化剂含量为2.5%、固含量为45.6%、平均粒径46.2nm、多分散性0.175的核壳型苯丙微乳液。系统地研究了软硬单体比例、核壳单体用量、苯乙烯用量等因素的对微乳液粒径与性能的影响,并引入交联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以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提高苯丙微乳液的成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剂DVB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引入,能有效改善微乳液的成膜性能,使微胶膜的吸水率从10.67%下降至4.32%,室温耐水性达12小时以上不起泡、不发白。通过与丙烯酸酯聚合物微乳液对比发现,由于核壳聚合技术的引入,苯丙微乳液的固含量,微乳胶膜的附着力、耐水性、硬度以及抗回粘性均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其他文献
甘地追求政治宗教化、神圣化,同时强调宗教的实际效用;用现代"理性"观念为传统宗教"祛魅",又度诚地坚持有神论信仰;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有利于印度文化发展的"因子",又对本土传
多序列比对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在生物的进化分析以及蛋白质的结构预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以ClustalW为代表的渐进式多序列比对算法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
目的:探讨卒中后患者的康复功能在家人的辅助训练下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分析来研究家庭成员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8周后两组进行
对当前中美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组织机构和项目活动三方面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中美高校教师发展所属阶段不同,目前两者在内涵上虽都涵盖了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专业发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具有省电、体积小、发热量低、寿命长、响应快、抗震耐冲、可回收、无污染、可平面封装、易开发成轻薄短小产品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新光
可及性(Accessibility)是一个认知心理语言学概念,通常是指人们在语篇产生和理解的过程中,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某个语言或记忆单位的便捷和难易程度。语言中的指称词语是指
首先,对首轮评估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其次,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视角,借鉴欧美经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和基本框架;最后,对新一
企业兼并(Mergers & Acquisitions简称M&A)是公司重组的重要形式,对于国家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我国的企业兼并活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随着国
从逻辑上讲,将普通民众引入并参与到审判当中、形成一种源于外部的制约形态,是现代庭审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陪审制度即基于此产生。陪审团制度是现代陪审制度的高级形态,也是迄今
目的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皮瓣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