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对高品质、大规格钢材需求量大幅增加,连铸机断面大型化已成为高效连铸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然而,随着连铸坯断面的增宽加厚,其中心偏析及缩孔、疏松等内部质量问题愈加凸显,严重制约了高品质连铸母坯及其轧材高效、稳定制备。鉴于此,采用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宽厚板坯、大方坯变形行为,并定量阐明了凝固末端重压下实施过程铸坯心部区域缩孔的演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对高品质、大规格钢材需求量大幅增加,连铸机断面大型化已成为高效连铸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然而,随着连铸坯断面的增宽加厚,其中心偏析及缩孔、疏松等内部质量问题愈加凸显,严重制约了高品质连铸母坯及其轧材高效、稳定制备。鉴于此,采用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宽厚板坯、大方坯变形行为,并定量阐明了凝固末端重压下实施过程铸坯心部区域缩孔的演变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非均匀冷却条件下的三维宽厚板坯鼓肚变形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了非均匀冷却、拉速及铸辊错位对宽厚板坯鼓肚变形的影响,阐明了鼓肚变形引起的宽厚板坯凝固前沿在厚度、宽向、拉坯方向上的拉伸应变集中分布区域,及其对应诱发三角区裂纹、中间裂纹、内角裂纹缺陷的机理;非均匀冷却条件下坯壳鼓肚变形及凝固前沿拉伸应变显著增加,裂纹风险加剧;随着铸辊错位增加,坯壳鼓肚变形随之增大,拉伸应变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且厚度方向与拉坯方向上增长幅度最大。2.建立了宽厚板坯连铸全程三维热-弹-塑性热收缩变形模型,定量揭示了拉速、过热度及铸坯宽度对浇铸全程宽厚板坯热收缩变形影响,并针对宽厚板坯热收缩宽向分布差异明显特征,提出了加权热收缩计算方法,即:式中,C为加权热收缩量,mm;Sb、Se为铸坯完全凝固区对应的宽面起始及结束位置;Mb、Me为铸坯未完全凝固区对应的宽面起始及结束位置;i、j为铸坯未完全凝固区域及已凝固区域对应的宽面位置编号;C为铸坯宽面各位置热收缩量,mm;η及γ分别为位置及区域权重系数。3.建立了宽厚板坯凝固末端重压下三维热/力耦合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压下过程铸坯中心区域宏观缩孔(尺寸1~5 mm)及微观缩孔(尺寸200~500 μm)的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等效应变与静水应力积分的宽厚板坯重压下宏观缩孔闭合度理论计算模型,即:ηs=-4.90×εeq2+3.35×εeq+1.76×10-3ηv=-2141.31×Q4+669.13×Q3-77.62×Q2+6.85×Q-6.50 ×10-2式中,ηs及ηv分别为基于重压下前后缩孔厚度方向偏差比及体积变化定义的闭合度;εeq及Q分别为基于无缩孔模型计算的缩孔对应位置等效应变及静水应力积分。宽厚板坯微缩孔分布、形貌特征及其重压下过程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宽厚板坯微缩孔近似呈椭球形,集中分布于铸坯厚度中心约30 mm带状区域内;铸坯横断面与宽向中心纵断面内,随着椭球形微缩孔长轴偏离压坯方向(即铸坯厚度方向),横断面内的微缩孔闭合度不断增大,而宽向中心纵断面内的微缩孔闭合度先持续减小后增大。铸坯厚度中心纵断面内,随着椭球形微缩孔长轴偏离铸坯宽度方向,微缩孔闭合度先减小后持续增大。4.建立了大方坯凝固末端重压下三维热/力耦合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压下过程两拉矫机相同转速驱动与不同转速驱动条件下大方坯中心缩孔演变规律。等转速驱动条件下,大方坯凝固末端施加10%的重压下变形后,中心缩孔沿厚度方向发生变形度约0.46的较大缩减变形,而缩孔沿拉坯及宽度方向仅发生变形度小于0.1的增长变形。随着压下位置由凝固末端向后偏移2.2 m(两架拉矫机距离),拉矫机压坯力因铸坯整体温度降低而增大约15%。与粗轧过程均温铸坯(1100℃)相比,大方坯凝固末端(内外温差约400℃)实施重压下时的闭合度可提高约25%。采用单凸辊及双凸型辊条件下,达到与传统双平辊相同压下量所需的拉矫机压坯力分别降低41.9%及56.2%。差异转速驱动条件下,前辊与压下辊间的差速比Rv>1(即前辊转速大于压下辊转速)时的差速驱动可有效提升重压下对中心缩孔改善效率;当Rv>1.2,差速驱动对重压下工艺效果提升效率显著降低,合理的差速比Rv=1.0~1.2。建立了大方坯重压下缩孔闭合度理论计算模型:ηs=-3.27 × εeq2+2.94 × εeq+4.39 × 10-3ηv=-681.13×Q4+306.43×Q3-50.26× Q2+5.01×Q+1.13×10-2
其他文献
超声空化是功率超声在液体中的一种独特现象,液体中的超声应用几乎都和超声空化现象有关。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在液体中形成正负压相交替出现的声场。当超声的振幅较大时,液体内部原有的空腔会超声波的负压项生长,在正压项压缩、溃灭并可能出现回弹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超声空化,液体中的空腔称为空化气泡。超声空化气泡在超声的负压项膨胀,吸收并储存能量;在超声的正压项被压缩及溃灭,由于空化气泡的溃灭阶段通常在纳秒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严峻的能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如化学工业分离过程大量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大量能量消耗造成的环境及全球变暖等问题。其中,萃取精馏是伴随能量高消耗及大量使用挥发性有机萃取剂的典型过程。因此,找到更合适的萃取剂替代目前常规有机溶剂至关重要。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逐渐增高,采用合适的方法将CO2转化为其他高附加值产品也是全球关注的问题。离子液体具有可忽
研究背景正畸治疗通过错畸形的矫治使牙颌颅面形态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而高效的正畸治疗需要对正畸牙齿移动精准的控制。正畸牙齿移动的实现依赖于外部机械力刺激下的牙槽骨骨改建。牙槽骨改建是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动态平衡。正畸力下,破骨前体细胞于牙周膜局部募集并破骨向分化,形成骨吸收陷窝,继而牙槽骨受压侧骨吸收,受牵拉侧骨形成,牙齿开始移动。骨改建过程受到局部微环境的精密调控。其中局部血管形成对成骨与破骨过
2.4米暂冲式跨声速风洞是我国目前唯一可以测试大型飞行器模型跨声速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地面模拟平台。它在我国新型飞行器(如C919、运20等)的研制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4米风洞使用稳定的高速流场模拟飞行环境,其流场精度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研制水平和技术性能。风洞系统结构十分复杂,涉及到气体的三维流动,具有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等特点,使得建立准确的风洞模型较为困难。受到理论方法、实验条件等限制,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通用的奥陶系"三统七阶"划分标准,对中国华南、华北、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西藏、滇缅马、印支等块体的奥陶纪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在大量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定它们的岩性特征、地层时代、接触关系和划分对比,以统一的年代地层框架为标尺,建立了94个地层柱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关系。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国关于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生物古地理学研究成果,将中国
细化晶粒制备超细晶/纳米晶块体金属材料是提高材料强度的主要方法,但是材料强度提高的同时会牺牲它的塑性,这种材料强度和塑性的倒置关系一直制约着金属和合金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通过调节微观结构形成多尺度、非均匀组织结构时能有效克服纳米晶塑性差的缺点。研究表明,非均匀层状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但是,针对单相非均匀层状结构纯金属或合金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选取了具有体心立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系统的规模、结构以及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控制会出现增加布线成本、安装不便、造成空间资源紧张以及降低系统灵活性等问题,因而难以满足现代生产化的要求。而通过网络将被控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部件连接起来,可以包容更大规模的控制系统、实现更远距离的控制、完成更多的控制目标。由于网络控制系统具有安装与维护简单、灵活性与可靠性较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等优点,因
《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的石炭系包含密西西比亚系和宾夕法尼亚亚系,各分3统,共7个阶,是全球煤炭、油气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富集层位。为了统一标准、提高对比精度,并服务于资源勘探开发,本文在详细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主要剖面的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中国的石炭系划分为4个地层大区,分别为准噶尔—兴安大区、塔里木—华北大区、羌塘—华南大区和西藏—滇西大区,又进
氢燃料电池技术是21世纪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然而氢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过程迟缓,需使用大量价格高昂、资源稀缺的贵金属铂(Pt),制约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另一方面,在氢燃料电池上游产业中,电解水制氢技术对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清洁环保,制备的氢气纯度高等特点。但其居高不下的成本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无论是阴极析氢反应(HER),还是阳极析氧反
肿瘤、创伤、炎症、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骨缺损,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患者的美观和心理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面积骨缺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来源广泛,对机体创伤小。如何启动hASCs成骨向分化,抑制其成脂向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