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产品思维”的医院标准病房设计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的探讨,值得每一位建筑师终身思考和追问。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问题。因此,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思维方法,对建筑师来说具有现实意义。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设计思维是以成果为导向驱动产品设计的成功典范。建筑师作为传统行业的一员,在互联网下半场,一定会在行业融合中与互联网相遇,了解彼此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医院标准病房是占据医院规模最大的部分,为患者提供了治疗、康复、生活等多重功能,也是患者停留时间最多的场所。对医院病房进行精细化、标准化设计,处理好医院病房设计问题,是当前医院设计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在医院设计领域,衔接业主、设计院和厂商桥梁的医疗工艺设计师已应运而生,其职责与产品经理非常相似。标准病房作为医院建筑设计中住院部的基本模块组成单元,其设计思考方法及关注点与互联网及工业设计中的产品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总结了互联网“产品思维”的特点及设计方法,期望梳理出一套基于互联网“产品思维”的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及框架,以此引导设计推进。文章从使用者需求入手,结合当前医院建筑本身相关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逐步探讨了病房基本布局、尺寸、洁污、效率等各种问题。对病房基本模块(病床床周空间、卫生间、陪护区、医护人员操作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标准病房单元的适宜空间尺寸、功能、构造、家具配置等设计要点,促进病房设计向专业标准化、精细化迈进,为医院病房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持续快速地发展,桥梁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展建设,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新技术的突破,我国新建了一大批工艺新颖、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大跨度桥梁。其中,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由于采用了钢混组合结构体系,充分地利用了材料自身的特性,在提高材料使用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并且拥有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点,成为了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一个重
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动态行为预测分析通常是基于数值有限元模型进行。然而,有限元模型中所采用的多是理想化的材料参数,实际材料参数,如密度、弹性模量等,均与之存在偏差。同时,有限元模型往往是对真实结构的简化,简化后的边界条件往往难以反映结构真实的约束状况。为对非对称塔梁分离式悬索桥结构行为进行精确预测与分析,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响应面的模型分步修正方法。首先,建立初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非对称塔梁分离式悬索桥的
在隧道建设项目中,围岩失稳是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力学性质不仅受到岩石生成条件和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在较大程度上受到隧道开挖方法、支护类型、支护参数等的影响,这就使得人们对研究围岩变形规律,寻求合理开挖方式越来越重视。本文依托重庆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工程,结合该项目实际施工方案和所属场地环境等因素,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隧道
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中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越发频繁,城市工程建设用地供需关系愈发紧张,将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更严格,由于人们对城市地质环境的资源及长久利用性还没有足够重视,众多地区城市规划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质问题。为了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城市地质环境系统被破坏的矛盾,本文依托《云南城市地质三维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方法研究》专项课题所建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保山市城市规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蔓延式”的城市发展形态导致诸如交通堵塞,交通污染等问题日渐严重。通过优化城市空间以引导居民交通需求和出行方式选择的规划思路得到了大力提倡,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的关系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研究对个体日常活动情景的考虑还不够充分,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属性或者偏好等变量相同的群体其出行行为仍具有差异性。同时,家庭生命周期通过分析个体生命轨迹中重大事件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个体的
研究区位于滇池盆地与嵩明盆地之间的宽缓区域,同时处在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的西南缘。从区域构造的角度分析,研究区受西侧普渡河断裂和东侧小江断裂西支的约束,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在研究区内,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以及相应的次级构造群交错发育,为岩溶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研究区内工程建设项目众多,类型各不相同,考虑到区内岩溶发育类型较多、分布广泛,对于工程建设地基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岩溶发育环境、
山地建筑在我国西南地区十分常见,这些建筑大都位于坡体环境中,由于施工场地的紧张,用地红线的限制,安全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为避免形成高陡边坡工程,我们常采用分级支挡的方式进行支护。为发挥工程最大经济效益,分级支挡的抗滑桩常常处于相互影响状态,而抗滑桩分级支挡相关研究较少,相互影响机理复杂,给设计人员带来较大困扰。因此,山地建筑边坡抗滑桩分级支挡相互影响问题已成为山地建筑边坡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本文
地面沉降被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广泛关注,是城市发展、过度开采地下资源等因素而产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对建筑物、南水北调等安全运营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区域发生不均匀沉降,沉降差异值较大,则其对高速铁路轨道的平滑性产生较大影响,对高速铁路沿线的区域沉降特征及沉降发展变化趋势的研究是很必要,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有着重要意义,其获取时序沉降值及变化趋势能为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本文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用覆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周边的环境日趋复杂,深基坑施工时应考虑的安全问题从基坑本身的安全过渡到了不仅要考虑基坑本身的安全问题,还要考虑深基坑的施工过程是否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影响或周边已有的建筑物是否会对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产生影响,这也愈发增高了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稳定性的要求。本文以某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为背景,在已查明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施工场地与临近既有设施的相互作用关系的
本设计基于对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从区域自然环境的三个要素出发,即区域地形环境、区域气候及地域材料;通过查阅相关对于基地丽江的大数据气候、地形环境研究以及周边材料提炼,提出适应自然环境的度假酒店设计的相关策略。在度假酒店与地形环境的融合上主要提出了不同地形环境的三种处理方式:覆土型、架空型以及接地型,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考虑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度假酒店与气候的适应上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数据总结得出相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