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根据调强放射治疗后是否存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判断其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头颈部癌患者120例,收集一般资料(包括一般特征及癌症特征)。在放疗结束一周内,由专业口腔医生对所有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菌斑指数(PI)、探诊深度(PD)、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发病及分级情况,记录数据。根据是否存在RTOM分为有RTOM组与无RTOM组,描述RTOM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此外患者自行填写OHIP-14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数据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头颈部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共118例,出现RTOM的患者97例,发生率为82.2%。Ⅱ级RTOM最多,构成比为42.27%,其次为Ⅲ级(31.96%),Ⅰ级(18.56%),Ⅳ级最少,构成比为7.2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RTOM组与无RTOM组的患者在性别、饮酒史、婚姻状况、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慢性病史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烟史(P=0.004)及BMI<18.5Kg/m~2(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只有吸烟史(OR,0.076;95%CI,0.076~0.876;P=0.03)具有统计学意义。3.有RTOM组与无RTOM组PD值的中位数(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5(4,7)和5(4,6),差异无显著性(P=0.805);PI值的中位数(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2(1,3)和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4.有RTOM组与无RTOM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生理障碍、心理障碍及整体生活质量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三个维度包括心理不适、社交障碍、身心缺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头颈部癌患者在调强放射治疗后RTOM的发生率高,以Ⅱ级RTOM为主。吸烟史是引起RTO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饮酒史、婚姻状况、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慢性病史与RTOM无关。2.调强放射治疗后存在RTOM的患者,其口腔卫生状况更差,并且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低于无RTOM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