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阅读教学多以单一模态知识传授、单项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缺乏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忽视叙事能力的培养。前人相关研究多是理论阐述,重多模态和叙事教学法的独立研究,割裂两者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情景语境等的契合点。本文试图将两者结合,进一步推进多模态叙事对阅读后活动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并假设多模态叙事教学法可以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成绩。为此学生重点运用听觉、视觉、肢体动作,从叙事视角、人称、叙事者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叙事分析,检验该假设成立与否。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多模态叙事教学法是否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策略?(2)多模态叙事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3)多模态叙事教学法对高中低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影响是否一致?若不是,对哪一水平学生的影响最显著?本研究的被试是******中学两个平行班的104名高二年级学生。两个班级单元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授课教师均相同。自变量为常规阅读教学后补充多模态叙事活动,引导学生转换读者角色。因变量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实验班,根据文章内容,布置六次不同的多模态叙事活动:(1)扩展原故事;(2)新闻报道;(3)辩论;(4)改变原有故事;(5)角色扮演;(6)演讲;对照班无要求。为期三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前后测检测学生阅读水平是否提高,同时,在实验后对实验班的高中低不同水平九名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该方法的具体建议。最后收集数据并用SPSS 22.0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多模态叙事教学法实施后,实验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懂得有意识的使用阅读技巧,倾向选择复述文章、改编故事等理解方式,英语阅读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2)改变叙事人称、视角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意图,达到对文本的欣赏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多模态叙事教学对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存在明显差异,中分组>低分组>高分组。以上研究启示如下:(1)通过实证研究,增强对文本再叙事性的认识,推进多模态叙事本体研究。(2)构建多模态叙事模式,有助于厘清多模态与叙事的关系,丰富阅读教学方法,拓宽阅读教学研究思路与视野。(3)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此外,本研究选用文章的体裁有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选取更多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