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外泌体检测及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h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基于等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Hierarchical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ubstrate,H-SERS)基底的外泌体富集、检测系统。通过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筛选可用于胰腺癌诊断的差异外泌体膜蛋白标志物。利用所构建的检测系统对差异外泌体膜蛋白进行检测,并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初步评估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超速离心法进行外泌体分离,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进行外泌体形态学表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测定外泌体悬液的浓度及粒径分布。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其标志蛋白的表达。2.免疫荧光实验表征富集外泌体的功能化磁珠,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探针的合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外泌体捕获体系的构建、磁珠@外泌体@SERS 检测探针复合物(Magnetic beads@exosomes@SERS detection probes,MEDP)形成、MEDP@H-SERS系统构建及不同检测基底的形态学特征。拉曼明场成像以及mapping成像表征MEDP在不同检测基底的分布;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征MEDP与不同基底联合所呈现的信号强度。3.运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技术及数据库筛选胰腺癌与健康对照外泌体差异蛋白质。提取血清外泌体蛋白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差异蛋白质在外泌体中的定位情况。4.通过采集不同标准外泌体浓度的拉曼光谱,选取能够代表外泌体含量的特征峰,根据其强度绘制外泌体检测标准曲线,并计算最低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通过获取检测系统部分组分缺失实验的拉曼光谱,进行检测系统特异性分析。5.基于MEDP@H-SERS系统获取胰腺癌与健康对照外泌体差异膜蛋白的SERS信号强度,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多分子联合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其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1.TEM结果显示外泌体为形状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状颗粒。NTA结果表明外泌体的峰值浓度为1.4×107particles/mL(以1:1000的比例稀释),最大浓度所对应的粒径为132 nm。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外泌体表达其标志蛋白CD63、CD9。以上结果表明外泌体成功分离。2.SEM图像显示CD63功能化磁珠表面吸附有100 nm左右的小囊泡,说明外泌体成功捕获。紫外吸收光谱显示最大吸收峰由410 nm红移至425 nm,证明CD9抗体成功与银纳米颗粒(AgNPs)偶联,形成CD9-SERS检测探针。捕获外泌体的磁珠与CD9-SERS检测探针共孵育,SEM图像显示CD9-MEDP形成。通过将CD9-MEDP与不同检测基底联合构建外泌体检测系统,发现MEDP@H-SERS系统能够提供最强的SERS信号强度,相比于MEDP与玻片联合的检测系统,SERS信号可提高近3.5倍。3.通过外泌体蛋白组学定量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库筛选,明确LRG1和GPC1作为胰腺癌诊断的候选外泌体分子。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LRG1和GPC1在胰腺癌和健康对照中表达差异显著,且定位于外泌体膜表面;因此,将LRG1阳性的外泌体(LRG1-Exos)和GPC1阳性的外泌体(GPC1-Exos)作为研究对象纳入下一步研究。4.在不同标准浓度的外泌体中进行LRG1-Exos和GPC1-Exos检测,将获得的SERS信号绘制标准曲线,发现SERS信号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外泌体浓度的对数呈现很好的相关性,通过计算获得MEDP@H-SERS系统的最低LOD为15 particles/μL。5.在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样本中应用MEDP@H-SERS系统分别对LRG1-Exos、GPC1-Exos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含量在胰腺癌患者中显著升高,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4和0.84。使用MEDP@H-SERS系统在15例健康对照和35例胰腺癌患者中对LRG1-Exos和GPC1-Exos进行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效能(AUC=0.95)。此外,基于MEDP@H-SERS系统的LRG1-Exos和GPC1-Exos联合检测能够区分早期胰腺癌(AUC=0.95)。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MEDP@H-SERS系统在胰腺癌相关外泌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为临床外泌体标志物的检测提供新方法。2.基于MEDP@H-SERS系统的LRG1-Exos和GPC1-Exos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提示其可能作为新型无创诊断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背景:子痫前期是一种常见的妊娠特异性疾病,表现为高血压和多种器官衰竭,包括肝、肾和肺功能衰竭,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对孕产妇、新生儿或胎儿健康有严重危害。我国在放开三孩政策后,该疾病的发生率及发病人数很可能呈上升趋势。若能在亚临床阶段尽早发现有较大风险出现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并积极进行临床监测及干预,能够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重度子痫前期唯一确
学位
莠去津作为一种三嗪类除草剂,由于其成本低、除草效果好,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其稳定性极强,不易被降解,施用后会引起环境污染,尤其是对土壤的污染。虽然目前已有很多关于莠去津在土壤中对蚯蚓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研究,但大都以人工土壤为供试土壤,但其在现实环境中施用后的土壤与人工土壤是有一定差异的,所以用莠去津在人工土壤中对蚯蚓的毒性来代表莠去津在真实土壤环境中的毒性是不够全面的。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
学位
山区树种的精确识别一直是遥感识别的重点和难点,其识别精度直接影响森林遥感制图精度。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森林树种识别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山区树种的精确识别提供了重要参考。多光谱遥感树种识别具有宏观性、周期短、可重复等特点,在大空间尺度调查中具有优势,而现有多光谱遥感树种识别中的光谱信息均直接使用波段值,光谱指数可扩大光谱间的微小差异,提高树种识别精度。现有的树种识别方法中,支持向量机应用广泛且精度较高,
学位
图像和视频作为视觉信息的载体,成为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核心。图像是视频的来源。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如目标识别、检测和跟踪等,都是建立在图像处理、分割和识别等基础上。在这些任务中,有效的图像特征提取是决定算法性能的关键。在各种特征提取算法中,度量学习作为一种特征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学习一个特征的低维的嵌入空间,使得在这个空间中相同类别的图像距离近而不同类别的图像距离更远,是一种主流的方法。基于度量学习的
学位
背景:迄今为止,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用于治疗胃癌已取得巨大的成果。机器人在胃部手术中,具有最小的失血量、较低的再入院率和增加的淋巴结清扫等一些显著优势。尽管如此,对手术技术、器械的应用、穿刺口放置、机械臂位置等问题的改进仍在进行。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采用改良穿刺口位置和机械臂定位的完全机器人远端胃切除术(TRDG)与传统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CTLDG)的结果。患者及方法:在对2019年1月至2020
学位
<正> 消渴病多类似于当代西医学之糖尿病,是由于人的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减少,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致血糖增高和排泄糖尿的一种慢性难治疾病,目前一般将其分为1型(即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及妊娠性、继发性等多种。而其中的
期刊
背景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中第四常见的癌症。本研究旨在评估宫颈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参加医院宫颈癌筛查和预防中心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使用SPSS软件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频率和描述性统计用于显示研究人群的相关变量,二元逻辑回归评估宫颈癌的风险因素。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置信水平为95%。结果: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共纳入136名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发现54名(39.7
学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及染料废水现象日益严重,给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隐患。如何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及染料引起了研究者广泛关注。吸附法具有便捷、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在污水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不当的处理方法,难免导致纳米材料进入到环境中,对环境安全产生威胁,因此了解其在多孔
学位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海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土-小麦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示踪方法,对成熟期小麦植株各部位及不同层次土壤的15N丰度进行测定,计算分析小麦植株各部位中尿素氮的吸收量、吸收率和不同土壤层次中尿素氮的残留量、残留率;明确不同盐渍化程度盐渍土-小麦系统中尿素氮的吸收残留特征;采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在施用尿素基础上配施秸秆或有机肥,测定小麦生育期内土壤耕层的NH4+-N、NO3--N含量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非萎缩性胃炎至早期胃癌发展过程中,免疫微环境中细胞组成、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阐释免疫微环境中各细胞组分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揭示胃癌发生发展机制。同时,分析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及胃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构建胃癌诊断模型,寻找有效的分子标志物并对诊断模型进行验证。方法:1.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非萎缩性胃炎(non-atrophic gastritis,NAG)、萎缩性胃炎(at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