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移井钻柱的动态应力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位移井已成为海上油田和边际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由于大位移井钻柱摩阻扭矩巨大,钻进中会发生剧烈的扭转振动,导致钻柱断裂破坏或疲劳破坏。解决这些问题基础,是对大位移井钻柱进行动态应力分析。所以,本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应用有限单元法,建立大位移井钻柱全井应力静、动态分析模型,用于求解大位移井钻柱静、动态应力分布和强度预测、设计、监控和事后分析,使钻井施工安全、经济、高效。具体做法为:采用优化的数值逼近方法,分段逼近确定井轴的几何性质,为应力分析提供理想的基础数据;采用有限单元法,钻柱位移分为初位移和计算位移,建立钻柱三维有限元静、动态方程;考虑井壁变形和各种可能的接触方式,提出了较完善的确定刚性和弹性井壁摩擦接触边界平衡试算法和动态摩擦接触模型及其应用方法;采用结果全面稳定的威尔逊θ法,结合平衡方程解法求钻柱动态响应;提出了钻柱各点应力算法和钻柱强度条件;应用上述方法,对两口大位移井钻柱静、动应力分布与强度状况和井壁变形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际计算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钻柱应力仅在如铅垂段下部和造斜点附近等部分区域(基本上以静应力为均值)波动较大,并有撞击存在,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它部位的钻柱主要贴下井壁,存在连续接触,应力变化很小。②裸眼中较软地层井段钻柱采用弹性井壁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③钻柱应力分析,仅考察起钻和旋转钻进两种工况即可。起钻时最大相当应力主要源于钻柱浮重和摩阻力引起的拉伸正应力,旋转钻进时主要源于井眼挠率和摩阻引起的较大的扭转剪应力。④提高或保证大位移井钻柱的强度,需要优化钻井各项设计,控制好井眼轨迹,提高井眼质量,这是贯穿于设计、施工和监控的综合工程问题。本论文的贡献在于:①将摩擦引入了平衡或动力学计算中,考虑各种可能的接触方式,导出了较完善的钻柱与井壁的静、动态摩擦接触模型及其可行的应用方法,系统地解决了摩擦接触边界待定问题;②建立了大位移井全井钻柱静、动态应力和强度分析模型;③ii提出了弹性摩擦接触边界确定方法,定性探索分析了井壁弹性对钻柱应力的影响。理论验证和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有限元钻柱静动态应力分析模型,方法正确可行,应用灵活方便,程序编制合理实用。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由OPC基金会制定的一个工业控制软件接口标准,它以微软的COM/DCOM技术为基础,为工业控制软件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数据访问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应
旋转导向钻井是为了适应大位移井、多分枝井等复杂结构井作业的需要而出现的一项钻井新技术,是现代导向钻井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监控系统作为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某油田扶余地区部分埋藏浅、由于地面条件限制不能采用直井开发的浅油藏,进行了该该区的浅层水平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进行浅层水平井轨道设计分析、钻具组合设计
随着CAD技术向着网络化、标准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的深入发展,二维CAD制图技术普及已经在我国各行各业全面展开。针对大规模、标准化的二维CAD制图学习培训考核,人工评判将
目前普遍使用的试井分析技术有半对数分析技术和曲线拟合分析技术,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果测试时间短或者早期数据缺失,半对数分析技术将无法使用,这时唯一的选择是曲
水力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中压裂液的性能好坏与压裂施工效果息息相关。低分子瓜尔胶压裂液是一种新型的压裂液体系,具有低伤害、低成本、环境友好等诸多优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油田开发后期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因含聚水性与常规水驱相比,聚合物驱采出水物理化学性质变得比较特殊和复杂。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含聚采出水油水乳化体系油水分离
目前,分层注水技术已经实现精准配注,但每个分层注入水需求量的计算仍然是分层注水的关键问题。对于低渗透油藏,由于不同油层的物性、流体性质以及渗透率差异较大,使得开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