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在束流调制设备上产生次级粒子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放射治疗(放疗)的目的是让肿瘤靶区接受到致死剂量的照射,同时使肿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受到的照射剂量尽可能的低。重离子束与传统的光子放疗相比,具有独特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这使得重离子束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在周围正常组织沉积的能量更少。基于上述两大优势,碳离子束是目前最好的放射治疗射线。在碳离子放射治疗中,碳离子束与治疗头设备和患者身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可以到达患者体内的许多区域,在产生的次级粒子中以中子的产额为最大。在不影响束流配送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碳离子放疗中产生的次级中子和γ射线不仅对于降低放疗后出现的正常组织并发症及二次肿瘤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延长束流配送系统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利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首先模拟计算了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中各束流调制设备,如:初级准直器(Primary Collimator,PC)、脊形过滤器(Ridge Filter,RF)、射程移位器(Range Shifter)、多叶光栅(Multi-Leaf Collimator,MLC)、体表补偿器(Compensator)等。在400MeV/u碳离子束照射下,在以设备为中心200cm×200cm×200cm体积内产生的次级粒子沉积的平均当量剂量,从而找出各设备对于次级粒子剂量的贡献。其次,由于RF是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以及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中都常用的设备。本文模拟了Al、Fe、Cu作为RF材料时,在展宽分别为3cm、6cm、9cm、12cm时产生的次级中子和γ射线所沉积的平均当量剂量。最后,模拟了400MeV/u碳离子束分别照射MLC形成的典型10cm×10cm方形与直径5cm圆射野时,产生的次级中子和γ射线所沉积的平均当量剂量及空间分布特性等。模拟结果显示:在HIMM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中钨材料制作的MLC叶片产生的次级粒子是束流配送系统中次级粒子的主要来源。随着RF材料的原子序数增高,在以RF为中心的体积内产生的次级粒子逐渐增加,在水模体中产生的次级粒子基本保持不变。同种材料的RF产生的次级粒子在以其为中心体积内沉积的剂量随着RF展宽Bragg峰(SOBP)宽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水模体中沉积的剂量随着RF展宽的增加逐渐减小。碳离子束通过MLC形成射野后在水模体中产生的次级中子主要分布在水模体的入射端,次级γ射线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水模体内,且较多分布在具有展宽SOBP射野在水模体中贯穿时的坪区。在MLC叶片周围产生的次级粒子随着MLC叶片材料原子序数的增加逐渐增加。并且次级粒子在以MLC为中心200cm×200cm×200cm体积内沉积的剂量比在水模体中沉积的要少。研究结论: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HIMM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中各束流调制设备产生次级粒子的情况。建议作为RF材料可以选用原子序数高的材料如Cu来替代现用的材料Al,从而降低设备加工的难度。综合考虑MLC叶片厚度与产生的次级粒子,在要求设备紧凑性时,钨铜合金是较好的选择。对于产生的次级粒子要求较高时,Fe、Ni、Cu以及铜锌合金是较好的选择。实际应用中,MLC叶片材料以及其他束流设备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的要求来确定。
其他文献
目的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范围内,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死亡的例数也在逐年上升。大肠癌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物质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膳食习惯有明显改变,导致一些大中型城市人民的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患者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和病情的持续进展,才逐渐显露出相应的临床症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1.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门诊,依照
由于橡胶木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橡胶树的种植已经成为我国南方热带农业主要支撑性产业。但由于割胶等引起的黑筋,黑线,钉眼较多,导致橡胶木的物理、力学性能不佳。因此,橡胶
艾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之作,英国作曲家艾尔加充分的将大提琴的各种技巧运用到此部协奏曲中,是大提琴演奏者必须学习的作品之一。本文对艾尔
此篇论文研究了笛子在民族歌剧中的演奏特色。论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笛子在民族歌剧中的应用历史,及笔者对笛子在民族歌剧伴奏中的实践思考,并对比分析了民族歌剧中的笛乐艺
由于可变的组成和结构,Eu2+掺杂的磷钙矿β-Ca3(PO4)2(TCP)型荧光粉通过改变化学组成可调控发光光谱。然而,在多阳离子格位中Eu2+的优先占据仍然存在争议。基于Eu2+在不同格位上
作为21世纪的绿色照明光源,白光二极管(w-LED)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商用pc-wLED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发射黄光的Y3Al5O12:Ce3+荧光粉与蓝光芯片相结合,由于缺乏红光的组分,这种方法通常具有较高的色温(>4500 K)和较低的显色指数(CRI,Ra<80),因此限制了它在照明上的应用。为了优化pc-wLED的性能,可以在上述的基础上额外添加红光组分,或
第一部分 AS1411-PLGA@FePc@PFP的制备、表征及生物安全性评价目的:制备一种搭载酞菁铁(FePc)的相变型靶向乳腺癌的纳米粒,验证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使用双
目的:探讨GST M1(non null and null)基因多态性、GST P1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为胆囊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从Pubmed,Cochrane library,
硼碳氮(BCN)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得到广泛关注。理论与实验表明,BCN三元化合物的性质与其成分和结构都有关联。特别是,当对BCN薄膜的结构和组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可控调节时,其相应的性能也会随之变化。因此,BCN三元化合物在光电子器件、发光器件、晶体管、微电子机械系统等半导体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实验制备的BCN薄膜大多为非晶态或相分离的薄膜,实现BCN薄膜成分带隙可控、结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