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刑事领域中民事赔偿而衍生的问题,体现出了民事法律以及刑事诉讼的双重特点,全方位地研究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法律法规的构建与完善,认可刑事方面的精神损害赔偿,符合尊重人权、保护人权这一法的价值取向。文章的目的是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附带民事诉讼中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五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以构建一套合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文章的引言部分简单说明了关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在民事领域和刑事领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刑事领域建立精神损害赔偿的重要性。正文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和解释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通过对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进行理解后,分析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特征,总结这些特征与民事领域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从我国的法律法规入手,通过罗列宪法原则、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等,清楚地表明当前国内有关该领域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状况,同时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表明我国在司法实践上一直都是采取拒绝承认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态度。这种现状极大损害了我国的精神权利保障,也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人权保护的规定。第三部分介绍了多个发达国家关于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指出当前国际法学理论界高度关注精神权利的保护,并通过对英、美、法、德四国刑事领域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和归纳出我国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刑事领域内纳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第四部分开头介绍了我国目前在立法领域对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研究,法学界大体存在两种学说,而这两种学说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所以造成我国目前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停滞不前的现状。然后根据眼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以及国内的法治建设情况,研究了构建此类精神损害赔偿法律法规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构建和完善该制度的必要性;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我国的立法体系和司法队伍已经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壮大,该制度在我国完全具备可行性。第五部分是本文重点,本文在该部分提出了构建国内该领域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事宜。按照国内民事、刑事法律的立法宗旨与精神,设计制定这项制度的指导原则,并讨论适用该制度的现实条件和形式条件,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明确了制度的赔偿主体问题,确定了赔偿金额的考虑因素,以及尝试建立国家损害赔偿救助制度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等问题,并从中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期待着我国能够尽快在此类诉讼中建立健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