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设计的引物对E.coli recA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UC18质粒连接并转入E.coil DH5 α中,筛选出携带有完整recA基因的重组质粒pUR4转化子。将pUR4转入溶原菌E.coli K12(λ~+)中,在紫外诱导和非诱导的条件下检测recA基因在溶原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发现约43%含有重组质粒pUR4的溶原细胞在未经紫外诱导的条件下出现裂解的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recA基因促进溶原细胞裂解的原因,在重组质粒pUR4中recA基因上游插入一段核糖体结合位点(rbs)GGAGAA,获得新的含recA基因的重组质粒pUR6。同样将pUR6转入溶原菌E.coil K12(λ~+),在紫外诱导和非诱导的条件下检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pUR6能促使超过60%的溶原菌细胞发生裂解。同时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含pUR6的溶原细胞中有大量的RecA蛋白表达。 同时也还发现,含有不同质粒的溶原细胞培养液中λ噬菌体效价表现出较大差别,其中含pUR4和pUR6的溶原菌的PFUs/mL远大于含pUC18的溶原菌,这表明pUR4和pUR6能有效促使溶原细胞中的λ原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最终宿主细胞被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颗粒。这也表明RecA蛋白可能在其它激活信号的激活下也可以与λCI阻遏物发生作用,而不是仅仅受ssDNA的激活。 通过以PCR和重组质粒构建的方法得到含有完整的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katB基因的重组质粒pUKB1。将pUKB1转入溶原菌E.coil K12(λ~+)中,发现katB基因的表达产物对λ溶原菌的自发裂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紫外诱导过程无明显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