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赖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及监测系统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手动调控方法已难以满足L-赖氨酸规模化、节约化生产的需求,迫切需要对发酵过程进行先进的优化,控制L-赖氨酸实际发酵过程中,为获得最佳的优化控制效果,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都对过程参量的准确性、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实时获取L-赖氨酸发酵过程中的过程参量是优化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已经成为L-赖氨酸规模化、节约化生产的关键。由于L-赖氨酸发酵过程内部机理复杂,动力学呈现强烈的非线性,某些关键参量(菌体浓度、基质浓度和产物浓度)难以直接在线测量。目前,这些关键参量的获取还是采用传统的离线、分析和化验的手段,导致最终获取的关键参量存在测量延时和数据误差,严重制约了L-赖氨酸生产过程的实时优化控制效果,阻遏了其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进程。针对L-赖氨酸发酵过程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逆方法的关键参量(菌体浓度、基质浓度和产物浓度)软测量建模方法。通过研究分析L-赖氨酸发酵过程工艺机理,给出了L-赖氨酸发酵过程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模型的可逆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逆L-赖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模型,实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实现L-赖氨酸发酵过程的在线实时准确预测。为将该软测量算法应用于实际L-赖氨酸发酵过程,在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开发了L-赖氨酸发酵过程远程监测的系统软件(LY-APC)。软件基于L-赖氨酸发酵过程在线测量和离线分析数据,嵌入构建的逆软测量COM组件(模糊神经逆软测量算法),对直接可测过程参量的远程采集、处理和关键过程参量的实时在线预测。同时,针对L-赖氨酸发酵过程过程监测系统的硬件要求,采用标准硬件模块,设计了L-赖氨酸发酵过程远程智能监测系统,操作系统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并设计了相关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之上,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以及在未来该项技术的展望。
其他文献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复合腔结构的波长可调谐、瓦级连续输出的橙红色激光器.该激光器是由半导体激光侧泵Nd∶GdVO4晶体产生p-偏振1 062.9 nm基频光的谐振腔和使用周期性极化
【摘要】新时期对工会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会干部要成为“三家”即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劳动关系专家,同时要具备“五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服务大局的能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联系职工群众的能力。为此,新时期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务必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本文笔者重点探讨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途径,旨在有效提升工会干部的素质。  【关键词】教育培训 工会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每日1次;曲尼司特胶囊100m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依巴
目的探讨影响不同民族糖尿病(DM)发生的生活习惯相关因素,并深入分析饮茶习惯对我国不同民族人群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多民族基于自然人群的横断面调查研究,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收集、整理2016年11月到2017年6月参与项目的20-70岁常驻居民的人口学信息、社会学资料、一般生活习惯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人群共来自7个省市8个中心,包含
为了消除面阵CMOS航空相机高速成像时帘幕快门效应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了CMOS成像原理,开展了基于高速中心式机械快门与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协同工作的全局曝光成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