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索马鲁肽对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神经炎症及海马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并与利拉鲁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60只体重范围在230~250g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以下四组:正常对照组(NS组,n=6)、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组(SE组,n=18)、利拉鲁肽干预组(SE+Lira组,n=18)、索马鲁肽干预组(SE+Sema组,n=18)。将SE组、SE+Lira组及SE+Sema组三组分别根据造模成功后需要检测指标的时间点的不同(SE后1d、3d、7d)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n=6)。大鼠SE模型使用腹腔注射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在造模成功后,每日进食之前给予SE+Lira组大鼠腹腔注射利拉鲁肽(10nmol/kg),SE+Sema组大鼠则在隔日进食前均予以腹腔注射索马鲁肽(10nmol/kg),NS组和SE组大鼠则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一个亚组均在SE后的第1d、3d、7d分别检测空腹状态下大鼠尾静脉的血糖水平并记录,随后处死并断头、取脑。随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M1表型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CD68、M2表型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CD206、促炎因子TNF-α、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65以及NeuN(神经元核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空腹尾静脉血糖水平结果显示:NS组与SE组相比、SE组与SE+Lira组及SE+Sema组相比,各亚组大鼠之间的空腹尾静脉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S组、SE组、SE+Lira组及SE+Sema组各亚组大鼠之间海马TNF-α、CD68、CD206、P65和NeuN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NS组相比,SE组大鼠海马TNF-α、CD68、CD206及P65表达水平升高,NeuN表达水平降低,其中CD68表达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CD206表达水平在1d时升高,在3d、7d时较前降低;与SE组相比,SE+Lira组及SE+Sema组大鼠海马TNF-α、P65和CD68表达水平降低,CD206及NeuN表达水平升高,而两者之间上述指标的结果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索马鲁肽在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向M1表型转化以及促进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的小胶质细胞转化,从而减轻神经系统中的炎症反应;索马鲁肽与利拉鲁肽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二者作用相当,但索马鲁肽具有给药次数少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