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草药治疗口源性口臭的效果,为复方中草药漱口水在临床上治疗口源性口臭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将口腔主要产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acleaturn,Fn) 接种到含有BHI(Brain Heart Infusion)液体培养基试管中后,再加入不同中草药煮液和空白对照液及西药含漱液(0.2﹪氯己定含漱液)后,测2H、6H、12H、24H、48H后的可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 ,VSCs)的含量,最后将各试管中的液体进行抑菌实验。
结果:所选中草药五倍子(Galls Chineses)、金银花 (Flos Lonicerae Japonicae)、乌梅(Fructus Mume)、丁香 (Flos Caryophylli)、薄荷(Herbra Menthae)、甘草(Radix Et Rhizoma Glycyrrhizae)、绿茶(Green Tea)的单味煮液在各实验时段对口腔产臭菌Fn、Pg及其产生的VSCs值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配制的中草药复方煮液在以梯度稀释下选出最小稀释浓度。
结论:运用SAS 6.12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实验证实中草药具有抑制口腔产臭菌及其VSCs的能力。所选的单味中草药具有抑制口腔产臭菌Fn、Pg及其VSCs的能力,且效果和市售西药漱口水(0.2﹪氯己定漱口液)效果一样。中草药复方煮液同样具有抑制口腔产臭菌Fn、Pg和VSCs的能力,且浓度较低时,亦具有抑制口腔产臭菌Fn、Pg和VSCs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