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钛离子与T细胞作用后细胞膜电位的改变、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变化及Kv1.3通道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探讨钛离子对T细胞活化过程中膜电位及Kv1.3通道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Jurkat T细胞,MTT比色法检测钛离子对T细胞的增殖效应,确定对T细胞具有最大增殖效应的钛离子浓度和作用时间。2、根据是否用植物血凝素(PHA)预活化将Jurkat T细胞分为PHA(+)及PHA(-)两个大组,两组细胞按加入钛离子浓度的不同分别设立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相对应以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0μmol/L的钛离子进行干预,24h后离心收集各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电位及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钛离子与T细胞作用24h后Kv1.3通道的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细胞外有无钙离子时细胞膜电位及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1、100μmol/L的钛离子与T细胞作用24h能使之产生最大的增殖效应(P<0.05),当钛离子的浓度在0-100μmol/L之间时,这种增殖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钛离子浓度大于100μmol/L时,钛离子对T细胞的效应由增殖转为抑制。2、在胞外含Ca2+或不含Ca2+的状态下,低、中、高三个浓度组的钛离子使PHA(+)及PHA(-)T细胞膜电位去极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HA (+)T细胞,各浓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HA (-)T细胞,当胞外不含Ca2+时,各浓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胞外含Ca2+的情况下,低、中、高三个浓度组的钛离子使PHA(+)及PHA(-)T细胞内游离的Ca2+浓度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胞外不含Ca2+时,各浓度组的PHA(+)T细胞内Ca2+浓度上升高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组的PHA(-)T细胞内浓度上升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低、中、高三个浓度组的钛离子使PHA(+)T细胞胞膜表面的Kv1.3通道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步上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浓度组的钛离子使PHA(-)T细胞Kv1.3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钛离子的浓度在0-100μmol/L之间时能使体外培养的T细胞产生增殖效应。2.25μM/L,50μM/L,100μM/L的钛离子可以使T细胞胞膜电位出现去极化改变,同时胞膜表面Kv1.3通道的mRNA表达增加,促进胞外的Ca2+内流,使胞内游离的Ca2+浓度上升。3、钛离子对于预活化状态下T细胞的膜电位、胞内Ca2+浓度及胞膜表面Kv1.3通道的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