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风雅之地”的甘肃兰州青城古镇,位于榆中县北部的崇兰山下,与兰州一衣带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同时,也是黄土高原上稀有的鱼米之乡、水烟之乡,被誉为历史文化名镇。“西厢调”是植根于青城民间的地方说唱艺术,其产生年代大致为距今二百多年的清朝光绪年间。在“西厢调”创立之初,就是选用《西厢记》为剧本,进行演出,从而有了此地方曲艺的诞生。“西厢调”小曲虽然在当地和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的宣传普及程度还是有限。本文通过对“西厢调”这一曲种的调查和研究,从而为“西厢调”的传承与保护添加一些力量。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青城的地理与人文坏境的介绍,第二部分对“西厢调”的历史沿革以及生存现状进行了的调查,第三部分分别从“西厢调”的曲牌特点及应用、曲调渊源和衬字结构三方面对其本体音乐构成做了分析,第四、五部分为“西厢调”的艺术特征与其社会功能,以及其生存的民生和民俗两种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