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GmNF-YC6及谷子SiF-box18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水资源缺乏及土壤与淡水盐渍化加剧,干旱、高盐等非生物逆境已经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作物的逆境性是主要的育种手段之一。在分子育种中,候选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的准确鉴定决定了后期分子育种工作的成败。转录因子作为一类抗逆候选基因在分子育种的成功应用已有诸多报道,所以通过系统研究新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功能,发掘新的抗逆候选基因对于培育抗逆作物品种具有重要意义。NF-Y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与真核生物中,是由NF-YA、NF-YB和NFYC三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三聚体。NF-Y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大豆NF-YC家族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GmNF-YC6和谷子SiF-box18的功能进行了分析。1、大豆NF-YC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大豆NF-YC家族中有25个成员,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类,同一类基因具有相似的内含子-外显子结构,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分别分布在大豆的14条染色体上,13号染色体上分布的基因最多;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大豆25个NF-YC基因均含有MYB和MYC元件,说明这些基因对干旱应答反应可能主要是受MYB、MYC转录因子调控。RT-PCR分析显示,GmNF-YC家族对ABA没有响应,在干旱处理下GmNF-YC6的相对表达量最高。2、GmNF-YC6的功能验证:通过Real-time PCR检测GmNF-YC6下游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COR15A、COR47、RD29A和Kin1在转基因株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在6%PEG处理下,转基因株系的总根长明显长于野生型植株;在干旱处理下,转基因株系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生理指标的测定表明,干旱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MDA含量降低,POD和CAT的活性增强,这说明可以增强植株的抗旱性。通过酵母双杂系统,筛选出了 2个与抗逆相关的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NF-YC6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与细胞膜中。3、SiF-box18的功能分析: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SiF-box8基因含有多种逆境应答元件。Real-timePCR分析显示,SiF-box18基因对干旱、高盐、ABA、SA和JA都有响应;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iF-box18定位在细胞核中。综上,本研究对大豆GmNF-YC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GmNF-YC6和谷子SiF-box18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研究NF-YC家族基因和谷子F-boχ18的功能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研究GmNF-YC6的抗旱机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在如今的数据化时代,需要存储与共享的数据量急剧增长,所涉及到的用户也越来越多。用户在分享数据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及其访问控制,但传统的密文检索方式无法提供
由于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自然资源的日渐耗竭,人们对可持续能源转换和储存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各种能源设备如燃料电池、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
每时每刻通过各类APP产生的大量数据,造就了大数据时代的超速发展。要想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就需要在数据发布之后通过数据挖掘来发现。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
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方向的重要分支,擅长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神经网络的算法和模型多种多样,其中极端学习机是一个典型的浅层神经网络,擅长处理小型的分类和回归任务;卷积神
咔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芳杂环,分子内含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能力,这种特殊的刚性稠环结构使咔唑类化合物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能及生物活性,从而在医
聚合物介电复合材料介电性能良好,还具有柔韧、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已成为制备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材料。本论文将纳米钛酸钡(BaTiO3)粒子与环氧功能化有机硅树脂复合,制备聚合物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主流方向,目标跟踪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引起计算机视觉研究者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在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以相关滤波和深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具有非常出色的学习能力,它将图像数据直接输入,在无需人工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额外的特征抽取等复杂操作的同时以其特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元素分析技术,具有多元素联测、在线、原位分析等优点,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随着激光器、光谱仪的快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游戏、医学、测绘、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其中,被动式单目重建算法虽然流程复杂、运行时间长,但其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