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各类学生社团在校园中异军突起,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课堂教育的延伸,学生社团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无疑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阅读、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首先,介绍了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直接理论依据,对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学生社团有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阵地基础,在学生社团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有必要的。然后,对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作用进行了多视角分析,从社团活动、社团管理制度、社团文化、社团中的人际交往、社团管理方式五个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地剖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作用,就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和社会公益型等不同类型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挥作用具体实现形态上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探讨了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内在规律,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建构思想舆论导向、制度政策导向、学生骨干行为导向、文化传承导向“四大导向”的结构形态和构建理论向心理的转化、评价向行为的转化、规范向示范的转化三种“内化机制”,针对制约高校社团组织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积极作用发挥的成因,从社团发展的导向、完善高校学生社团体制和开展多样化社团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社团组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作用发挥的几点建议。
本文以发掘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为出发点,探索了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重视借助大学生社团这个优势明显的教育载体和平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得到的结论可为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