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春教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nf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导师陈进春教授的指导下,对其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和辨治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论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辨治方法、证候分型及其治疗等进行深入探讨。论文的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在大量阅读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西医在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认识、诊治及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其中,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和研究进展,系统回顾了古今中医文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及研究的概况,历代中医学家在学习相关论述及著作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及探索,认识了本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并据此进行辨证施治,为后世医家辨治本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近、现代中医学家通过自身积累及相关的临床实验研究,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本病的认识,从而使本病的辨治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最后指出了目前中医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辨治、研究方面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讨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而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和诊治进展方面,简要介绍了西医对该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情况,最后浅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论文的第二部分为导师陈进春教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经验总结,分别从学术思想、病因病机、辨治要点、临证用药经验及临床病案举隅等方面进行探讨,体现了陈进春教授的独到见解及诊疗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思想方面,主要包括“明辨本证,详审病性”、“扶正固本,贯彻始末”、“防阴伤又不可过用滋腻”、“注重三因制宜、生活调摄”、“充分重视‘治未病’的理念”、“内外合治,身心同调”以及“师古不泥,敢于创新”等七个方面,体现了陈进春教授对痹证诊治的独到见解;病因病机方面,指出了“虚、湿、痰、瘀”为久痹的常见病机,并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为准确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及可靠的依据;辨治要点方面,从辨本病的初久论治、辨本病的证候论治、辨本病的症状论治及辨本病的部位论治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前两者体现了分期、分型论治的整体辨治思路,后两者体现了根据症状表现、受累部位等合理用药的局部辨治思路,从整体与局部综合考虑问题,使治疗更为全面且有的放矢,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其中分型论治总结出了风湿热痹证、风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脾肾亏虚证、肝脾不和证等七个该病的常见证型及其临床表现特点,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与方药;用药经验方面,主要简述了陈进春教授根据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偏重及其相兼情况加减用药的经验,以及其根据药物的偏性及归经特点相须用药的常用药对,体现了其用药的大体思路,具有较强的临床借鉴意义;病案举隅部分,例举了四个典型医案,并对其辨治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对中医在诊治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优势、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跟诊体会进行了小结。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教育在
首先利用UG软件对扩散器初始浇注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初步制定了底注式4内浇道的初始方案,再通过ProCAST软件对模型划分网格后设置边界条件,最后进行铸造充型及凝固过程的数值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核心力量练习和脊柱形态和机能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着重探讨核心力量练习对青少年脊柱形态和机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这能够对今后深入进行核心力
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2017年,财政部颁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医学道德是医学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医学教育片面强调临床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临床技能层面的训练,忽视医学道德教育,导致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知识结构不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浪潮,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班班通是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基于班班通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不但可
虚假诉讼是当事人处心积虑编排的一场假诉讼,目的在于利用司法的功能谋取非法利益。虚假诉讼不仅侵犯私权,使司法沦为侵权的工具,更是侵犯了国家的司法公权力,严重践踏了法治的尊
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一种结构。他认为,语言属于符号系统,它是符号系统中最微小的部分,一切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者”与“所指者”,就是说,一切符号都毫无例外的包
<正> 目的:评价穴位按压对妊娠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将有症状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压内关,一组为对照组,按压—安慰点。受试者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在连续接受治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媒体更具发展趋势,使得传统纸媒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传统纸媒的转型工作备受关注。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媒体行业与时俱进,新媒体呈现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