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摩诘经变是中国独有的佛教艺术,是研究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重要资料,然而文献记载的维摩诘经变多已佚失,现有遗存主要集中在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不仅保存了极大数目的维摩诘经变,并且经变内容品类齐全,是全面研究维摩诘经变的最为珍贵的资料。 对于此课题,国内外虽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图象内容的考释和对经变风格流变的描述上,对经变创作中反映出来的文化选择、时代审美心理等方面仍缺少较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试图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开拓研究的视角,从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对《维摩诘经》译本的选择、对《维摩诘经》内容的选择以及维摩诘经变对《维摩诘经》的不同时代解读和误读等方面,用量化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现存莫高窟维摩诘经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总的来说,本论文在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点新的研究尝试。 一、对莫高窟现存维摩变在年代、位置、内容等方面的统计进行了修订。本论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介绍了目前学界对莫高窟现存维摩变在断代、数量统计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以及存在的分歧,针对其中最大的分歧——隋代以前是否存在维摩变的问题,本论文从敦煌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莫高窟隋代以前存在维摩变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对过去的统计表进行了修订。 二、第一次探讨了英高窟维摩变对译本的选择问题。本文对《维摩诘经》的几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文化选择的角度探讨了莫高窟维摩变选择鸠摩罗什译本的内在原因。 三、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莫高窟维摩变对《维摩诘经》内容的选择问题。《维摩诘经》共有十四品内容,但各品内容在经变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各品内容在不同时代的数量分布进行列表比较,论述了莫高窟维摩变对《维摩诘经》各品内容的选择以及在选择中透露出来的某种文化心理。 四、探讨了莫高窟维摩变对《维摩诘经》的解读和误读问题。本文从经变对佛经题材的选择、经变的位置经营、经变的细节处理和经变审美趣味的变迁等方面,探讨了不同时代莫高窟维摩变对《维摩诘经》各品内容的解读。此外,本文还从经变对维摩诘形象的设计、对维摩诘之“疾”的表现和对经变场景的布局等方面,探讨了莫高窟维摩变在解读《维摩诘经》时出现的误读现象。 五、考证了“莫高窟维摩变是否有《嘱累品》”这一问题。本文对目前学界公认的“莫高窟维摩变没有《嘱累品》”这一结论提出了质疑,并用动态研究的方法,将出现了弥勒上生经变的维摩变放回整个石窟环境和它原来的历史背景中去进行考察,提出“莫高窟维摩变出现了《嘱累品》”这一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