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法律调控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意义上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过程:排放总量控制、排污权初始分配(排污许可证配额分配)以及排污权交易(买卖交易)。其中,总量控制担负着环境保护及创造稀缺市场职责,构成排污权交易制度之必要前提;排污权交易则保障稀缺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形成排污权交易制度之逻辑终点;居于中间位置的排污权初始分配则起着承上启下之功能:借助初始分配机制,排污总量被分成若干具体份额,按照既定分配规则赋予不同排污主体,以污染物持续减排为主要目标的总量控制机制才得以贯彻落实。通过初始分配机制,形成具有相对排它性、可交易和可测量之排污权,以经济效率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市场交易机制才有可能真正启动。对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进行专门研究不仅可以指导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实践工作,而且对于排污权交易制度自身完善也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的基本原理。首先明确排污权及其法律属性。通过回顾排污权物权化理论和实践困境,指出在财产权来源多元化、财产权性质综合化和功能性财产权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应跳出以所有权为中心而析出其它权利、须在绝对之物权和相对之债权二元结构中寻找财产权利性质的理论桎锆,以开阔视野和更广泛领域内探寻排污权法律属性。结合新财产权理论,文章指出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排污权法律属性:第一,排污权具有私权和公权的双重属性,受公法和私法调整;第二,排污权是一种功能性权利,具有促进、引导和激励等诸多功能;第三,排污权保护具有特殊性,排污权初始分配构成权利保护重要内容。其次,对排污权初始分配进行了界定。作为一种行为、一个过程、一类关系的有机总和,排污权初始分配基本构成要素应当是相对固定的,即分配关系主体、分配客体和调整分配关系的具体分配权利(权力)义务规则。排污权初始分配特征包括:行政主导下市场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有机统一,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有机统一,多种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最后,论文论述了分配法律关系主体理论。指出所谓主体即依法或依照协议参与排污权初始分配过程,享有权利(权力)和承担义务(责任)的法人或法人共同体组织。按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不同性质,初始分配法律关系主体可以分为分配主体和分配接受主体。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分配主体,也可能成为接受主体。分配主体就是分配法律关系中,依法对确定排放总量按照既定分配规则进行分配,享有权力和承担责任的行政主体或其它依法授权受委托组织。分配接受主体就是依照政策法律规定,依法或依照协议参与排污权初始分配法律关系,基于一定分配规则获得一定排放权份额的排污主体的总称。分配主体和分配接受主体为主连结其它利益相关者构成一个分配共同体结构。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了排污权初始分配基本规则包括既往占有、当前占有、公平分配等。既往占有亦称历史分配,是基于历史排放量基准或其它基准进行排污权初次分配。种类包括:按照历史排放量分配,按照历史能耗量或排放绩效为基准进行的初次分配。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及诺齐克财产持有理论构成了既往占有正当性的主要来源。既往占有在排污权初始分配占据重要地位,但存在着基准年选择困难和一定的道德困境。基于当前或最近排放量或其它基准进行排污权初始分配即当前占有分配。它包括基于当前实际排放量进行排污权初始分配和基于当前排放绩效进行排污权初始分配。当前占有的正当性可以从法律规定中找到,也可以从休谟的功利主义和法经济学的效率标准中找到根据。当前占有存在很多优点:减少重新制定分配规则的制度成本;可以带来效率提高;可能产生制度规则的预期效应等。但当前占有形成的禀赋效应造成排污权“惜售心理”且当前占有与人自然和谐理念也存在矛盾之处。公平分配包括基于机会公平的初始分配、基于结果公平的初始分配及考虑机会与结果公平的多元分配。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和“拍卖”假设论证了排污权初始分配拍卖规则的正当性。拍卖规则可以分为密封拍卖和公开加价拍卖。拍卖规则保障每个排污主体同等竞价机会,强调排污权初始配置过程中的机会公平同时带来环境治理资金客观效果,故成为理论和实务界推崇的主要分配规则。但也存在造成排污主体无污染防治计划及加重排污主体额外成本负担等顽疾。基于结果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也在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中占据一席之地。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引起平均主义思潮泛滥。平均主义理论主要包括基于人均排放的“紧缩与趋同”分配规则,“一个标准,两个趋同”分配方案,“人均累积排放”计划等。论文第三部分对初始分配机制包括主体和具体分配规则的实践状况做了细致描述。论文回顾了美国“酸雨计划”二氧化硫排放权分配的公开博弈过程,指出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第一,依法赋予分配主体(EPA)职权能够保障初始分配顺利进行。EPA法定地位和权责是保证初始分配顺利进行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第二,分配接受主体有效厘定和有序扩大。排放接受主体被明确为具有固定源、同质性等属性特征的火电厂,并按照强制和自愿结合思路确定接受主体,有序扩大参与主体数量,保障规模市场效应;第三,建立一种分配规则为主,多种分配规则并存的分配格局。采用何种分配规则或几种规则组合,取决于在支配作用的经济、政治、技术以及环境条件以及规则的有机整合程度。《京都议定书》谈判中,当前占有能够满足当时各国控制温室气体需求,兼顾各国现存或既得利益,能够做到当前利益的最大化满足,且包括了一个更低的管制成本。人均排放量为基础的排放权分配机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问,较易为发展中国家接受。但由于基准年难以确定以及实施操作的具体难度,平均主义最终没有出现在国际法律文件之中。论文第四部分对完善中国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提出思路。回顾了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规范性法律文件等,分析了中国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存在的种种问题:第一,排污权交易制度缺乏整体主义考量,断片化现象突出。缺乏递减的总量控制目标和对初始分配关注不够,旨趣仅停留“交易”层面。第二,分配主体及其分配权配置存在问题。包括横向权力配置方面的部门利益化和监督权缺失问题,纵向权力配置方面的正式法律渊源虚化,多样化权力配置造成可操作性差等;第三,排污权初始分配规则存在问题。包括具体分配规则单一问题;定价出售规则所耗成本巨大和随意性问题;拍卖规则功能异化,有沦为资本游戏风险;有偿分配费用名目繁多,名称各异,有加重排污主体负担问题。第四,排放量数据管理规则问题分析。包括缺乏规范的排放数据库管理制度和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最后对中国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法律法规完善方面,提出修改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明确总量控制制度及实施措施;法律授权环境主管部门总量初始分配权责;出台国家层面的排污权初始分配规则制度。在初始分配主体分配权配置方面,依寻能源和环境政策一体化思路,依法明确环境部在总量控制和初始分配的主导地位,通过联席会议和通报机制协调横向关系;在初始分配接受主体方面,结合同质性、成本差异、技术手段、市场力量等,将强制性和自愿性结合起来,分阶段有计划渐次扩大接受主体范围和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应在火电行业推广为宜;在分配规则方面,建立一种分配规则为主,多种规则并存分配格局。
其他文献
根据光照几何学原理和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坡度和坡向对果树叶幕遮光的影响,推导出坡地上果树叶幕对株间和行间的遮光系数计算公式,建立起适合在各种坡地上进行果树合理密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家电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使人们对小家电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众多公司的重视。在电子商务过程中图片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电子商务商品的展现上,图片的作用越来越日益明显,但是有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属鳞翅目卷蛾科,是世界性害虫,食性广泛,防治难度大。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的为害日益严重。通过室内饲养获得大量的标准试虫,对于梨
类壁虎机器人具有地面状态适应性好、越障能力强、可实现多种方式的运动等轮式运动工具所不具备的优点,并且机器人体型小,隐蔽性好,在军事侦察、灾难和狭小空间搜救等非机构
本文欲围绕着行政登记中公私法纠结难辨之处,在公私法双重视域下一一辨明,以期能对相关立法改进和实务处置有所助益。本文拟分为四章来全面阐释行政登记制度:第一章是行政登记
根据2008年5月24日国家三部委公布的电信重组方案,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成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成为名副其实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驻马店联通是中国联
全国各地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然而城市化带来的将是能源的巨大消耗。传统能源已经出现危机,除此之外,全球环境恶化带来的极端气候增加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挖掘新能源,采用
当前,信息化已成为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度应用,信息需求增加并趋多样化。这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上海市信产通信服务公司自成功改制以
作为模糊语言家族的重要成员,模糊限制语一直都是语言学家们颇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模糊限制语在各种文体中都普遍存在,并且在日常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已有文献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