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彭州是我国重要的大蒜产地,但近年来彭州土壤出现了严重的大蒜种植障碍,影响了大蒜产量和品质,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彭州市大蒜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p H值变化,分析土壤环境因子如养分含量、铝离子浓度等,并进行水培实验验证p H对大蒜根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土壤酸化与大蒜种植障碍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从彭州市隆丰镇、军乐镇、葛仙山镇和丹景山镇大蒜种植土壤中采集了52份大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州是我国重要的大蒜产地,但近年来彭州土壤出现了严重的大蒜种植障碍,影响了大蒜产量和品质,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彭州市大蒜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p H值变化,分析土壤环境因子如养分含量、铝离子浓度等,并进行水培实验验证p H对大蒜根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土壤酸化与大蒜种植障碍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从彭州市隆丰镇、军乐镇、葛仙山镇和丹景山镇大蒜种植土壤中采集了52份大蒜种植障碍土壤(简称发病土壤),37份大蒜正常生长土壤(简称正常土壤),测定了土壤p H值,结果表明,供试的89个样品中,强酸性(p H<5.5)土壤占61.80%,极强酸性(p H<4.5)土壤样品占11.24%。其中,发病土壤中,p H<5.5的强酸性土壤占78.85%;大蒜正常土壤样品中,p H<5.5的强酸性土壤占比37.83%。利用Arc GIS10.0绘制出研究区土壤p H值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区土壤不同p H值的空间分布呈小团块或状条带状,0-20cm土层的土壤出现了明显的酸化,p H<5.5的土壤占比30%。20-40cm土层土壤p H介于5.50~8.09,属于中性土壤。(2)对葛仙山镇、隆丰镇和军乐镇代表性土壤的酸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害土壤的水解性酸含量较正常土壤分别高16.17%、42.48%和40.41%,交换性酸含量较正常土壤分别高1.47倍、3.88倍和1.38倍;病害土壤交换性Al3+占交换性酸的比例分别为81.85%、90.26%、82.10%,交换性Al3+是彭州大蒜种植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病害土壤的水溶态铝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正常土壤245%、45%和71.43%。(3)葛仙山镇、隆丰镇、军乐镇的病害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较正常土壤小29.99%、31.22%、26.58%;病害土壤盐基饱和度分别较正常土壤小19.56%、15.44%和13.96%。土壤盐基饱和度下降,特别是交换性Ca2+含量、交换性Mg2+含量减少,是导致土壤p H下降的直接原因。病害土壤的主要酸根离子浓度较正常土壤分别少7.56%、30.70%和29.71%。土壤Cl-浓度与酸度指标呈正相关。(4)水培试验表明,随着培养液p H下降,蒜苗长势越差。当营养液p H≥5.0,大蒜根系生长正常;当营养液p H≤4.5时,大蒜根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直径显著小于p H≥5.0;当营养液p H=4.0时,最大根长仅为4.2 cm,总根长仅为17.99 cm;在p H=3.5的营养液中,大蒜基部腐烂,无法生根。相同酸度的土壤浸提液和Hoagland营养液培养的大蒜苗,其根系生长状况一致。调整病害土壤浸提液p H值至正常土壤浸提液p H值后(p H5.5),大蒜根系可正常生长。综上,彭州市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活性铝离子浓度增加,土壤p H过低是导致大蒜种植障碍的主要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角膜曲率的近视患者在SMILE手术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分析探讨不同的曲率患者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使用前瞻性、非随机研究方法,选取于我院行SMILE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12例112只右眼。整体性评价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角膜恢复情况与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点(1周、1月、3月)记录所有患者
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项目学习是以项目为核心、以教师指导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构建了一种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创新的教育方式,这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谋而合。本研究结合化学新课标,以高中化学必修知识为基础,针对预科师范生进行项目案例设计,从中选取四个适应于预科师范
树种选择是森林培育的重要内容,是从生长量、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等方面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为缩短树种评价时间、提高选择效率,可根据幼年的生长、抗性、表型和物候等性状对成年目的性状做出预测与选择。尽管西南地区是我国乡土杨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生产上长期使用欧美杨,导致了对乡土杨树的研究相对滞后,限制了对乡土杨树的认识。因此,为了扩大杨树造林树种的选择范围,对西南地区康定杨、西南杨、小叶杨、滇杨、藏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以真实的人物表达真实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题材和故事可供舞蹈提取,通过高度集中概括和突出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段来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时代风貌。作者根据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特点进行实践创作,从而编创出毕业作品《茶脉相承》。作者以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当下现实题材舞蹈创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将其创作特征和舞蹈呈现方面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作
本文主要运用反应扩散方程中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最值原理,上下解方法,单调动力系统理论以及局部和全局分歧理论,分析了一类恒化器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由于恒化器模型中不仅存在物种间竞争,而且也存在内部竞争.为考察内部竞争对恒化器模型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了下面一类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恒化器模型的生物背景和研究现状,其次引入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一种具有内部竞争的恒化器模型,最后列
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肿瘤代谢的改变是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研究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机制对于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是一种连接糖酵解与氧化磷酸化的关键酶,其活性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出现异常改变。有研究表明,P32与细胞自噬及氧化磷酸化等过程密切相关,通过与PDH的相互作用影响细胞
目的:研究严重烫伤MODS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与GLP-1/GLU比值关系并探讨其机理,从改善肠道分泌GLP-1功能新角度,为防治严重创伤MODS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0只SPF级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单纯烫伤组(30只)和MODS组(50只),MODS组制作为MODS小鼠(30%体表面积III度烫伤+腹腔注射内毒素),单纯烫伤组仅造成30%体表面积III度烫伤,
数字病理图像组织区域分割是对图像中上皮、腺腔、纤维等组织进行分割和实例描述。病理图像中组织区域的自动分割可先验性地确定最大诊断价值区域,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尤其是对病因和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近年来,智能诊断技术的研究使大规模注释的组织病理学数据集的需求显著上升。针对病理图像质量参差不齐、人工分割难度大等行业性问题,本文基于弱监督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有效的、半自动的、极具泛化能力的数字病理图像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初期肺损伤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提高,BPD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即使投入了大量临床和分子研究,BPD发病率仍无明显好转,这也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BPD的发病因素主要有早产、肺发育不成熟、机械通气、遗传、感染和营养
两栖类是世界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近几十年来,两栖动物的数量正急剧下降。造成两栖类下降的原因有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类环境污染物通过改变两栖类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来影响两栖类。之前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温度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对两栖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但是,关于温度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两栖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的研究知之甚少。本研究以中华大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