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卫星定位接收机硬件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i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兼容GPS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接收终端的物理平台,硬件结构是接收机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卫星定位接收机的技术需求和使用特点进行了硬件部分总体结构的设计和重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论述了在进行兼容GPS的北斗卫星定位接收机硬件设计时的思想和技术设计要点。   本文以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分析了接收机的技术要求,在软件无线电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以嵌入式系统开发和片上系统开发概念为基本点,论述了接收机的总体硬件框架和重要模块功能划分,设计了以ARM+FPGA为核心的硬件平台。然后根据硬件平台不同模块的功能,对模拟中频接收电路、基带处理芯片的Nios II 平台构建、基带芯片间通信接口进行了详细设计;对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的最小系统、外围存储器、实时时钟、USB 接口、ARM与FPGA 之间的通信接口进行了设计;设计了人机交互模块所需的LCD 显示电路和键盘输入电路等。   最后,分析了接收机硬件平台总体功耗,根据功耗估算,设计了电源模块。   本文重点介绍多模式卫星定位接收机硬件平台的设计思想。由接收机的技术需求得出了硬件平台的总体框架。在完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后,对基带处理部分的A/D转换电路和导航计算模块中的嵌入式处理器进行了功能测试。在完成系统调试后,本文还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其他文献
MIMO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因而成为近十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MIMO信息论以及基带信号处理层面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了
预警雷达针对陆地、海洋、空中以及空间等非合作的威胁目标进行监测、态势预判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军事、民用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可是存在强杂噪背景中动目标监测性能急剧降
学位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凭借其高精度、全天候、实时性导航定位的特点,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对整个人类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卫星信号的功率极
目前,疲劳驾驶已成为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统计数据表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疲劳驾驶,可见驾驶疲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高性能的驾驶员疲劳实时
随着计算机、通信、控制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巨大的进步。无人机利用自身优势,能够部分地代替人类完成危险系数较高的任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
人脸面部表情蕴含了大量的人体行为信息,是人类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最普遍的非语言方式。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
无线光通信是一种不需要使用有线信道为传输媒介的新型通信方式,被越来越多应用于点对点通信中。它结合了光纤通信与微波通信的优点,既具有高速传输、大通信容量的优点,又不需要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半导体加工工艺的不断微细化,集成电路从最初的数字或者模拟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发展到了目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因具有可移动、低成本、可靠性高、易于安装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对井下巷道中的环境进行监控以及目标追踪。井下无线传感器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