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木-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形式。将木材与混凝土、钢材等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组合,不仅能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而且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工程木材资源短缺现象。木-混凝土组合梁,其主要通过剪力件将木梁与混凝土板连接成整体而共同受力,以抵抗木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水平剪力和滑移。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木-混凝土组合抗剪连接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试验研究主要以双剪推出试验和单剪推出试验为主,然而两种试验装置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38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70380);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B56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形式。将木材与混凝土、钢材等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组合,不仅能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而且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工程木材资源短缺现象。木-混凝土组合梁,其主要通过剪力件将木梁与混凝土板连接成整体而共同受力,以抵抗木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水平剪力和滑移。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木-混凝土组合抗剪连接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试验研究主要以双剪推出试验和单剪推出试验为主,然而两种试验装置所模拟的边界条件存在一定差别,关于其对抗剪连接件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目前未见相关报道。另外,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推出试验加载速率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目前木-混凝土组合抗剪连接件推出试验中主要采用欧洲规范推荐的加载制度,不同加载速率对抗剪连接件性能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批木-混凝土组合梁抗剪连接件推出试件,采用植筋和槽口-植筋组合两种抗剪件形式,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不同边界条件和加载速率下抗剪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刚度、延性等力学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共设计了54个试件进行推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筋剪力连接件推出试件破坏模式主要有植筋的双铰屈服模式,槽口-植筋剪力连接件推出试件破坏模式主要有植筋的双铰屈服和刚性破坏模式。植筋与槽口-植筋组合梁推出试件在不同边界条件和加载制度下,单剪与双剪承载力、初始刚度、延性差异较小。(2)基于ABAQUS对植筋与槽口-植筋组合梁推出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及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模拟与试验的抗剪承载力与初始刚度值误差均在15%以内,荷载-滑移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植筋直径、槽口长度对组合梁连接件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而边界条件则对组合梁连接件力学性能影响较小。(3)针对不同破坏模式,理论推导了木-混凝土植筋和槽口-植筋两种抗剪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抗剪承载力试验值同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值较试验值偏小,原因可能与植筋在混凝土内承压强度值以及植筋抗拔承载力取值偏小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保守估计植筋剪力连接件与槽口-植筋组合梁推出试件抗剪承载力。另外,借鉴已有抗剪刚度计算公式得到抗剪刚度计算值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现有抗剪刚度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提出了植筋刚度计算公式,本文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基于氧杂蒽母体结构,制备了11个氧杂蒽(包括罗丹明和荧光素)螺环分子并通过质谱和核磁表征。研究发现:这些螺环衍生物本身不发光。在特定阴/阳离子作用下,螺环结构可快速发生开环,发出很强的Stokes荧光和anti-Stokes荧光(包括单光子吸收上转换荧光,One-photon absorption upconversion(OPA-UC)和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荧光,Triplet-triple
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有效地避免了传统中心支撑斜杆的失稳破坏,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可知,在轴向力作用下开孔腹板耗能板件的应力分布呈两端大,中间小的特点。为了使耗能板件应力分布均匀,可以对耗能板件开孔形状进行优化,本文通过试验与有限元软件结合,分析不同开孔形式耗能支撑滞回性能,并提出合理的开孔形式。主要内容如下:(1)对两根耗能腹板开菱形孔和椭圆孔的耗能支撑试件进行了低周循环荷载加载试验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结构,桥梁一直以来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桥梁也朝着跨江、跨海等具有高难度、高要求的方向发展,例如港珠澳大桥。但同时,我国处于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许多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遇地震,其带来的损失往往比地震本身更为严重,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若是由于地震作用而破坏,将会导
网格敏感性一直以来都是岩土数值模拟中的难题,只有系统地研究网格敏感性的产生机制,才能准确地描述实际工程中宏观的力学特性。往往应变局部化的发生会带来网格敏感性,因此本文从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产生机制入手,构建了能够反映胶结损伤的本构模型,模拟对比胶结损伤软化与剪胀软化所产生的应变局部化剪切带,揭示网格敏感性的产生机制,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基于UH理论,通过引入初始胶结力c,构建了能够反映胶结损
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小震弹性设计方法无法准确预估结构在强震下的弹塑性性能,也无法预估结构在地震动循环效应中产生的累积损伤。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能同时考虑力、位移、强震持时等因素,能够反映出结构的累积滞回耗能与往复塑性变形,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设计方法,而结构滞回能需求预估是基于能量设计方法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按照现行规范设计了10层、15层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单斜式中心支撑钢框架、V
随着城市地下工程的开展,大量开挖后的土体被堆积,造成土壤资源的浪费。如何处置这些开挖土方,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使这些土体能够资源再利用,需要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通常单掺一种固化剂并不能使土体达到工程需要,所以本文采用Box-Behnken法,对苏州土体使用多种固化剂复合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微观结构分析探究固化机理。本文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对粉土、黏土
目前,重金属铬因其广泛的适用性而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又因为电镀废水排放,铬渣堆放使得铬污染问题变得严峻。在自然水域或在土壤中处理六价铬(Cr(Ⅵ))污染比处理其他污染物更加困难,因为Cr(Ⅵ)很难降解并通过生物富集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考虑到Cr(Ⅵ)的危害,许多研究人员已考虑通过将Cr(Ⅵ)还原为Cr(Ⅲ)来降低Cr(Ⅵ)在环境中的毒性。纳米零价铁(nZVI)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反应性和吸附性能,是
过高的工作压力会对心理、生理等很多方面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建筑业是高压力的行业,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对项目的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现代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大量的参与方、工期紧张等特点,项目管理人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并且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化。但是,国内外还没有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变化情况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为对象,基于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视角
光子上转换可以实现低能量光向高能量光的转换,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其中,基于三线态-三线条湮灭(TTA)机理的TTA上转换一般由电子供体(光敏剂)和电子受体(发光剂)构成,通过多步能量传递从而实现TTA上转换发光,具有可上、下转换发光且波段可调,激发能量低等特点,在传感检测领域显现出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TTA体系本身容易被氧气猝灭等因素,应用仍存在困难。本研究从发光剂化学结
由于有机污染物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光催化技术利用太阳能实现了到化学能的转化,可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效降解,是一种绿色便捷的水处理技术。在可见光响应半导体的最新发展中,二维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因其无金属、成本低、易于热制备、无毒和高光稳定性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研究。使用单一相的g-C3N4材料仍具有一些局限性,如光生载流子容易复合,可见光利用率较低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