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不同森林植被恢复类型红壤微团聚体胶结物特征

来源 :南昌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u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热带红壤区为我国侵蚀退化最严重的的区域之一,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恢复红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在森林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对其土壤结构恢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尤为必要。土壤微团聚体是土壤结构基本单元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其形成和变化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土壤质量的改善起着根本性作用,分析南方红壤区不同森林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特征,对于提高亚热带红壤区森林土壤结构稳定性和生态修复,为进一步科学指导不同植被类型选择、改善生态环境具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立地条件相似的(杉木)残次林(CK:未补植树种为空白对照)、(杉木)残次林改造模式1(MS1:补植木荷、枫香、杜英、胡枝子)、(杉木)残次林改造模式2(MS2:补植木荷、枫香、杜英)、针阔混交林(R)(马尾松-枫香混交林)和次生阔叶林(N)共5种植被恢复类型为研究对象,对这5种植被恢复类型分别分离出3个粒级(50-200μm、20-50μm、<20μm)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测定其内部微生物群落、铁铝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钙键、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等指标,探讨不同森林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微生物群落结构、铁铝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等特征,以进一步阐释亚热带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形成与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TPLFAs)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逐渐减少,部分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TPLFAs)随土壤粒级的增大而减小。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各土层中,与CK相比,R可显著提高土壤各粒级微团聚体胶结物TPLFAs,N中土壤各粒级微团聚体胶结物TPLFAs有下降趋势;其中N中<20μm粒级TPLFAs表层土显著高于其他土层,且伴随土层深度增加百分比逐渐降低的增加;10-20cm土层中MS1中<20μm粒级TPLFAs有一定程度增加(与CK相比增加21.54%),MS2中<20μm粒级TPLFAs几乎无增减,说明MS1补植的胡枝子可一定程度提升中间土层小于20μm粒级TPLFAs含量。(2)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各土层各粒级微团聚体胶结物中各菌群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各粒级各菌群PLFA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而显著降低,各土层丛枝菌根真菌(AM)和真菌PLFAs含量随粒级增大逐次显著降低,放线菌PLFAs含量大致随粒级减小而逐渐减少,各土层大致表现为20-50μm粒级革兰氏阳性菌PLFA含量高于50-200μm和<20μm粒级。与CK相比,R各土层50-200μm和<20μm粒级(AM)PLFAs含量显著较高,N中浅层土各粒级AM和真菌PLFAs含量显著较低,N和R深土层<20μm粒级真菌PLFAs含量显著较高,N和R可显著提升中间土层小于20μm粒级放线菌PLFAs含量,R与CK细菌PL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被恢复类型,MS1、MS2和N细菌PLFAs含量基本无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其他植被恢复类型。(3)同土层各粒级之间微生物物种丰富度(S)、香农指数Shannon-Wiene(H’)、均匀度指数(E_H)和辛普森Simpson(D)指数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中R中50-200μm和<20μm粒级S指数显著较高,MS2中<20μm粒级S指数显著较低;表层土20-50μm粒级N和R均匀度(E_H)显著降低,且R中<20μm粒级E显著最低,R和N均可显著提升20-50μm粒级H’指数和D指数,说明R和N对20-50μm粒级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表层土MS1中50-200μm粒级D指数显著较低。(4)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中铁铝氧化物也有较大影响,同土层各粒级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铁铝氧化物含量整体表现为,游离态铁氧化物(Fe_d)含量远高于无定形铁氧化物(Fe_o)和络合态铁氧化物(Fe_p),且Fe_p含量最少,不同形态氧化铝中,游离态铝氧化物(Al_d)和无定形铝氧化物(Al_o)含量远高于络合态铝氧化物(Al_P),即Fe_d>Al_d>>Fe_o>Al_o>>Fe_p>Al_P。各植被类型土壤铁铝氧化物和土壤氧化铁活化度呈现总体趋势可表现为,总体上均表现为在50-200μm粒级氧化铁活化度最高,<20μm粒级氧化铁活化度最低,N>R>MS1>MS2>CK。另外,从各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垂直剖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铁铝氧化物均表现出明显的向细粒级富集。(5)不同植被恢复类型钙键、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分布规律均表现较显著向细粒级富集,各植被恢复类型钙键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均为R>N>MS2>MS1>CK,各植被恢复类型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均为CK>MS2>MS1>R>N。对微团聚体胶结物稳定性的贡献,在较深层土壤中有机无机复合体(Ca-SOC、Fe(Al)-SOC)与微生物中细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较明显。亚热带红壤中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比钙键结合态有机碳更促进土壤中有机碳的固定,特别是促进表层土<20μm粒级中有机碳的固定。综上,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的形成,其中以R效果最为显著,N次之,均一定程度提高土壤中微团聚体胶结物TPLFAs和各菌群PLFA含量,促进土壤中微团聚体胶结物铁铝氧化物和络合态有机碳的转化,其中MS1补植胡枝子可提高土壤<20μm的TPLFAs,微生物与有机无机复合体以及铁铝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森林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结构修复与功能改善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机环境中的分枝过程(BPRE)是国内外概率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常,受所处空间各种因素的影响,粒子所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较经典分枝过程而言,随机环境中中的分枝过程更能准确刻画粒子的变化规律.本文所研究的Poisson随机指标分枝过程(PRIBP)本质上也是BPRE.在分枝过程的研究中,分枝律的均值m的估计是重点内容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
在试验中含有定性因子时,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定量化,将其表示成一个或多个虚拟变量,这种方法有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处理上述问题时考虑到定性因子对回归模型的影响的各种情况,证明了一般的回归模型中存在定性因子时的等价定理,给出了其信息矩阵的特殊分块形式和行列式以及对应的D-最优设计的理论解,并针对具体工业试验实例予以应用,给出其含有定性因子时的三种情况下的D-最优设计方案.第一章
量化投资策略是股票投资领域当前的热点问题。量化投资中最重要的是择时,因而及时把握买卖时机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选择对股票的量化择时投资策略进行研究。因为择时投资策略关键在于交易买卖点的确定,因此量化择时的关键就在于股价趋势转折点的预测。支持向量机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和高维模式识别中具有特有优势,这恰恰满足所选股票数据的要求。因此,本文选择SVM进行量化择时投资策略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信息量急速增长,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查询到用户需要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检索是以查询关键字为基础,这种检索模型只有在查询关键字完全匹配的情况
NiTi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弹性、形状记忆效应和耐磨性,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一类形状记忆合金,但是由于NiTi合金的形状记忆特性主要受温度驱动,导致响应频率较低,同时NiTi合金加工性能差、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Cu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等优点,但同时Cu存在力学强度低、耐磨性差等缺点。本论文提出将NiTi合金与Cu复合,制备NiTi颗粒增强Cu
贮煤仓作为功能性建筑,既能作为煤料贮存又能完成卸料,在煤炭工业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贮煤仓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可分为仓上建筑物、筒仓、仓下支撑结构及基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价指数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但同时却面临经济下行,央行多次降低准备金利率的情况。中国寻找有效货币政策制度框架的需要迫在眉睫。对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有利于经济参与者预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规律,引导公众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合理预期,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透明度,从而提高中国货币政策的控制效果,实现降低通货膨胀,稳定产出波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也为科学
水煤气变换反应不但在催化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在制取氢气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能源的发展状况。目前化石燃料依然在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的农耕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的生存发展状况日益严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日益迫切。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关注传统村落的发展,推动村落经济发展,继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和本土文化,是传统村落研究的重点。通过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乡村振兴的物质发展要素为重点,在保护传统村落原有风貌和弘扬地
随着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物理的不断发展,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物理学家的一个研究焦点。其中,超短超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激发的尾波场的加速梯度可达100 GeV/m,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