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脂质体跨脊髓损伤大鼠血脊髓屏障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纳米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通过尾静脉注入后跨越脊髓损伤大鼠血脊髓屏障,观察在脊髓损伤局部的聚集和弥散情况,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1.制备新型的磁性纳米脂质体,按照制备浓度将4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浓度组7.5mg/ml,中浓度组3.25mg/ml,低浓度组1.625mg/ml以及对照组。将制备的磁性纳米脂质体按照规定剂量(分别为100mg/kg,50mg/kg, 25mg/kg)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注射后7d内大鼠一般情况变化,并通过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磁性纳米脂质体对大鼠各脏器毒性的影响。2.通过反向蒸发法制备新型磁性纳米脂质体,通过表面功能基团连接TAT(transactivator protein)、PEG (polyethylene glycol)而形成TAT-PEG-磁性纳米脂质体,使其兼备跨膜功能、长循环功能及核磁活体示踪功能;36只成年Wistar大鼠以Impactor Model-Ⅱ法建立T10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PEG-磁性纳米脂质体组, B组:TAT-PEG-磁性纳米脂质体组,并设立对照组,各组均12只。将制备出的TAT-PEG-磁性纳米脂质体,通过尾静脉注入B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体内(剂量:4.55mg/kg,1次/天×3),将PEG-磁性纳米脂质体按同样剂量尾静脉注入A组大鼠体内,对照组尾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通过MRI动态观察TAT-PEG-磁性纳米脂质体在脊髓损伤局部的聚集与扩散情况、通过普鲁士蓝、电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进一步分析其在脊髓损伤局部的聚集情况。1.尾静脉注射后7d内大鼠一般情况良好,各组大鼠各脏器普鲁士蓝、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仅在高浓度组大鼠肝组织切片中发现少量的普鲁士蓝染色阳性颗粒。2. TAT-PEG-磁性纳米脂质体可以跨越血脊髓屏障聚集在脊髓损伤局部,MRI动态观察显示,这种药物载体逐渐在损伤局部浓集,主要呈现T2WI低信号。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到聚集在损伤局部组织的蓝染Fe304颗粒,电镜进一步观察到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内聚集的铁颗粒,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显示TAT-PEG-磁性纳米脂质体组脊髓损伤局部铁元素含量相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该磁性纳米脂质体毒性小,尤其在浓度小于7.5mg/ml(24h剂量小于100mg/kg)时,通过尾静脉途径注射对大鼠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 TAT-PEG-磁性纳米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通过静脉途径注入体内,可以跨越血脊髓屏障聚集在脊髓损伤局部,并能将其包裹的物质释放入损伤局部的神经细胞内,为今后脊髓损伤的治疗拓展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建造合同准则的确立,对建安企业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施工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就需要确立好建造合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升企业的利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网络编辑应该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仓库管理系统(WMS)是一个实时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能够按照运作的业务规则和运算法则(algorithms),对信息、资源、行为、存货和分销运作进行更完美地管理,使其最大化满足有效
轻量化是运输装置发展方向的中心议题之一。铁路车辆采用铝合金结构不但可以节能增效、更为重要的是减轻了车体自身重量。随着铝合金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焊接技术也变得尤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简单的周期"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的"探索规律"活动,用1课时教学"探索并发现
本论文针对如何提高黄原胶发酵产胶水平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产黄原胶的野油菜黄单胞菌A-1进行选育。出发菌株的黄原胶发酵产胶水平只有15.46g/L,通过紫外线诱变和遗传稳定性实
不同民族、宗教有不同的特点,书稿编辑要掌握相应的民族、宗教知识,在审稿过程中注意相关技巧。本文从尊重少数民族、与大民族主义的表述划清界限、历史和辩证地对待民族问题
关于彝族社会性質的问題,目前还是我們正在研究中的問题。本文是本刊第八、九期合刊中“涼山彝族的奴隶制度”一文的續篇。作者曾于1950至1952年间,兩次去涼山参加工作并从事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茶多酚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