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乐菌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微生物平板计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析,土壤酶活分析,微量热分析以及土壤细菌16s-rDNA V3区PCR-DGGE分析比较了施加不同浓度的泰乐菌素的红壤中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监测泰乐菌素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发现,泰乐菌素在1d时残留量即减少到施入量的50%以下,500mg kg-1和1000 mg kg-1处理分别在14d、21d检测不到残留的泰乐菌素,而2000 mg kg-1处理在56 d时土壤中的泰乐菌素含量低于检测线。
  2.对土壤样品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平板计数的结果表明,培养前期,泰乐菌素的施入对土壤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d时低、中、高三种浓度处理分别减少了67.4%、55.1%和75.8%,对放线菌有轻微的抑制,能促进真菌的生长。而在培养中期(42 d)泰乐菌素又明显促进细菌的生长,其中中等浓度(1000mgkg-1)和高浓度处理(2000 mg kg-1)的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培养后期,泰乐菌素对三种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其数量均恢复到培养初期的水平,这可能与泰乐菌素发生降解,活性不断丧失有关。
  3.泰乐菌素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没有显著影响。在整个培养期内,微生物生物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渐趋平稳的趋势。但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添加中等浓度(1000mgkg-1)和高浓度(2000 mg kg-1)泰乐菌素处理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值的增加量达到显著水平,与培养初期相比,分别增加41.7%和51.2%,均明显高于对照。可见,中高浓度泰乐菌素强烈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率的大小。
  4.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前期(1d-14d),低、中、高三个浓度处理的泰乐菌素都能强烈抑制土壤中脲酶活性,活性分别下降17.4%、30.0%、24.6%。只有高浓度泰乐菌素处理在1d-14d始终表现为显著抑制酸性磷酸酶活性,其活性减少23.0%。至培养中期,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提高,高浓度的泰乐菌素对两种酶活性的激发效应明显。培养后期,泰乐菌素对两种酶活性没有影响。
  5.对DGGE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知,泰乐菌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改变会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渐趋明显。随着时间的变化,施加泰乐菌素样品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以及Evenness均一性指数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泰乐菌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6.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微量热分析显示,在培养的初期,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加剧。随着泰乐菌素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受抑制程度加强。总放热量(Q)与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达到放热功率峰值的时间(tmax)与细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常用作增塑剂,是一种高产量化学品。DEHP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长期暴露于DEHP会对人体和生态健康构成威胁。DEHP容易在生产、产品加工、使用、运输以及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对DEHP进行管理,需要评价其在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环境水平以及生态风险。本研究通过调研DEHP在中国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开展了DEHP的动态物质流分析(DMFA);基于DMFA的
学位
本文将宏观的吸附实验与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实验相结合,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等平衡条件和反应动力学过程对重金属Zn(Ⅱ)在锐钛矿型TiO2和δ-MnO2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及其与吸附可逆性之间关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了不同pH对Zn(Ⅱ)在锐钛矿型TiO2表面吸附可逆性的影响。宏观实验表明,随着pH由5.8增大至6.8,吸附等温线明显升高,Freundlich吸附常数由1
学位
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中有意或无意的大量释放,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人类健康及人为污染源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新课题。电子垃圾拆解地和废水灌溉农田是目前备受关注的PTS释放源,有可能导致周围环境和人体内PTS含量的增加。本论文分别选择了浙江台州和北京通州地区两个典型区域,对其中的PTS污染及其健康影响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人发作为生物指示物评价PTS污染区域人群暴露水
学位
富营养化己成为湖泊水库等水体最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防治富营养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阻止非点源污染中的磷向地表水体中流失,控制外源磷进入水体。针对非点源磷污染特殊的时空性和地域性,根据土壤的不同情况,本文提出在水体的岸边周围添加和注入氧化铁及其复合纳米材料,在岸边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形成一种地下墙,当含磷水体经过这部分处理过的土壤时,就会被吸附截留其中,而不会向水体中流失。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以廉价的铁盐
学位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它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密切相关。一方面,以CO2浓度升高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另一方面,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微小变化反过来对全球气候产生强烈影响。本文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和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CO2浓度升高对湿地生态系统碳积累与释放过程的影响,初步估算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湿地系统碳收支,以期为全面了解未来环境变化
学位
粳稻品种中不含有效恢复基因。粳稻恢复系是通过籼粳交,从籼稻中导入恢复基因而育成的。恢复基因的鉴别必须通过田间测恢来完成。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选育粳稻恢复系,可以免去大量单株测交,提高恢复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首先利用一套由六千辛A、六千辛B和8个同质恢六千辛R株系组成的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以及恢复基因供体77302-1和六千辛A/六千辛R的杂种F为材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筛选可用于恢复基因Rf
学位
本文对水稻卷叶基因rl的精细定位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SSR标记对该基因进行了定位,该基因被定位在第四染色体上,处于SSR标记RM6089与RM124中间,遗传距离分别为5.00cM和7.86cM。扩大群体,发展了32对SSR和STS标记,进一步精细卷叶基因rl(t),利用这些标记将基因定位在SSR4-25与STS4-26之间,遗传距离均为0.11cM,这两个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31.6kb。在该区域
学位
在本实验室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玉米南方型锈病免疫自交系P和高感自交系F为基础材料,通过基因组DNA扩增获得了SCR-P、SCR-P 和F三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相关序列,其中SCR-P、SCR-P来自抗病亲本,F来自感病亲本。三者编码区长度分别为 3339bp、2655bp、2583bp,推测编码1112、884、860个氨基酸。经过比对分析发现两个抗病序列均具有保守结构域NB-ARC,包含
学位
本文构建了一张不结球白菜连锁遗传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对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以不结球白菜N29和N14为亲本,构建了包括300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并应用SSR分子标记,通过Joinmap3.0软件分析,得到一张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图谱总长度604.7cM,包括11个连锁群,72个多态性标记,其中偏分离标记32个,占44%。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2-2
锰氧化物是土壤演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作为土壤中最具反应活性的物质,广泛的参与土壤中物质的形成与转化,影响和决定着环境中多种元素以及有机物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有效性。土壤中锰氧化物的形成是土壤微生物参与的结果,目前国际上用于生物锰氧化物形成研究的锰氧化菌株多来自于海洋,且是在游离状态下进行的。土壤是复杂的多组分动态体系,环境条件不同于海洋,土壤细菌生活在固相颗粒占统治地位的生态系统中,80~9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