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技术具有免标记、可实时检测、灵敏度高、所需样品少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目前商业化的SPR检测仪器普遍存在体积大、价格高、系统复杂等缺点,而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的提高,SPR检测系统更趋于小体积、低成本、集成化和微型化。 本论文使用TI公司的Spreeta2K微型传感器,在搭载嵌入式Linux系统的ARM9开发板上设计实现了一套SPR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本系统的优点是体积小、价格低廉、集成度高、可移植、人机交互良好,这些优点符合当前市场对于小型化、便携式分析设备的需求。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完成了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首先在PC端搭建开发环境,其次在ARM目标板端移植U-Boot、内核(Kernel)和根文件系统(rootfs),搭建好Linux运行环境,为整个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基础环境。 (2)完成了Spreeta2K与ARM目标板的电气连接,成功地设计编写了Spreeta2K的驱动。编写的驱动可以实现:控制Spreeta2K,对采集的光谱电压数据进行AD转换,完成应用层和内核层的数据传递。 (3)利用本论文所研制的SPR检测系统对多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折射率已知)进行了实际测量和标定,对于采集的光谱数据,分别采用固定基线分析法、基于幅值的动态基线分析法(不同幅值比)和无基线分析法(最小像素的两侧共选取m个像素点)计算共振像素,并分别通过二阶和三阶多项式拟合,得到关于“共振像素—折射率”的多组标定方程。在此基础上,本文测量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上述多个标定方程进行测试,得出结论:无基线分析法(m=20)为最适合本系统计算共振像素位置的数据分析算法。 (4)开发的上层应用程序可以完成:获取由内核空间传过来的原始光谱数据,预处理原始光谱数据得到光滑的SPR光谱曲线,使用基于幅值的动态基线分析法获取共振像素位置,根据“共振像素—折射率”标定方程计算待测样品的折射率,存储和查询原始光谱数据,在LCD上显示光谱响应曲线和相应参数。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 (1)在ARM平台上搭建一套完整的SPR检测系统,可以独立地完成SPR光谱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显示,而且整个系统的体积小、集成度高、便携性好。 (2)将Spreeta2K作为嵌入式Linux的设备,在Linux系统下编写了Spreeta2K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这使得所编写的软件具有良好的平台可移植性。 实验结果证明:本论文所设计的SPR检测仪的检测范围为1.33295~1.36070 RIU,灵敏度为330 Pixel/RIU,分辨率为6.24×10-5 RIU,系统具有良好的精确度、稳定性和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