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分析的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o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特殊地位使得英语写作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革命的进程而日益加强。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却处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他们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尤其欠佳。许多学者对中国大学学生的英语写作状况做了调查,发现他们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文章整体结构散乱无序;2)衔接手段使用太少或使用错误;3)文字缺乏连贯;4)主位结构知识欠缺,句式选择随意,不能有效地向读者传递信息。显然以成果教学法为主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能解决这些语篇层面上的写作问题,因为它过多强调词法和句法层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对语篇层面的关注。但是语篇分析理论为英语写作教学开辟了新的视野。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在句子层面之上的语言的使用和构建。因此,语篇分析的许多理论例如篇章类型、语篇模式、衔接和连贯都可以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面对大学生语篇写作能力低下的现状,本论文提出了一个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了过程写作教学法的优势。与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法相比,此教学模式的突出优点是:(1)它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因为该教学模式把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2)它还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因为在该教学模式中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融合在一起,充足的阅读输入保证了高质量的写作输出;(3)它在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该教学模式把过程写作教学法引入英语写作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及写作过程对写作结果的影响。 为了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本论文进行了实证研究。河南科技大学的124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加了这次实验。他们来自于两个自然教学班,一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组,另外一个作为控制组。在相关独立变量被控制的情况下,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组采用了本论文所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而在控制组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写作考试,分别作为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实验数据被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实验证明,本论文所提出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比传统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言语交际、信息交流的目的是让对方有所知。一般的信息处理倾向是尽可能增加信息的明确性、单一性。但这只是相对的。复杂的言语交际有时又需要适当降低明确度,来增加可能性空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意第绪语作家,也是20 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犹太作家之一。悠久而深厚的犹太文化和传统为辛格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文学来源于
本文论述了考生词汇知识对其作文质量的影响。 作文是语言测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标准化语言测试,如国外考试的托福和雅思,国内考试的大学英语四级。考生
作为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英国小说家之一,E.M.福斯特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文学评沦,他的作品大都通过真实的人物塑造来展现抽象的思想观点。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