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本文基于中国东北样带(NECT)的长期研究资料,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主导影响因子并建立相关模型;结合CO2浓度倍增和不同土壤湿度的室内模拟实验,初步分析了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得到如下结论: 1.土壤A层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6.541±3.764 g·kg-1,B层为11.108±2.559 g·kg-1,活性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A层4.312±0.726 g·kg-1,B层1.465±0.464 g·kg-1。从样带东部到西部,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在波动中降低,二者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976,P<0.01,n=86); 2.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年均降水量(MAP)、p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粉粒含量之间显著相关(P<0.01),降水的影响作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3.运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于中国东北样带土壤A层来说,对其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的环境因子依次是:MAP,pH和CEC,而对于土壤B层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依次是:CEC和MAP; 4.短期的模拟实验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对于CO2浓度倍增和土壤湿度变化无明显响应,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上。正常CO2浓度条件下,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45%~60%时,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最高。但土壤湿度继续下降时,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也下降,CO2浓度倍增下的干旱加强这一趋势;正常的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60%~80%)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当土壤湿度下降(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30%~45%)时,CO2浓度倍增引起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下降;模拟实验选择的植物不同,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也不同。
其他文献
蔬菜硝酸盐累积与土壤硝化作用密切相关,除土壤类型、蔬菜品种等因素之外,土壤肥料是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外部因素,选择适宜的氮肥种类和用量并配施双氰胺来控制氨氧化
本文介绍了承钢转炉炼钢副枪系统的功能、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副枪计算机模式控制.承钢将副枪系统测得的数据与自动化炼钢静、动态模型相结合,实现了快速出钢.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对于寿县这样一个土地面积广的农业大县来说,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寿县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经济发展过程中
本论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期定位于(1992-2001年)三江平原的白浆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施肥、耕法、轮作及连作下土壤铁、锰、铜、锌的演变规律及其有效性
施用化肥是保证苜蓿高产、稳产的一种有效措施,但不合理的施肥,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产生环境污染,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研究如何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十分必要。
本论文以“含磷材料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地下水”为目的,针对磷在钝化修复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效果和机理做了深入研究。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研究了含磷材料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以含磷材料为填料的PRB修复镉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含磷材料是一种从水溶液中有效去除金属离子的吸附剂,对Cd~(2+)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将磷灰石
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是有机肥料中最具有活性的组分。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历来受到广泛重视,并且通常被认为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