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大众娱乐方式,电影可以看作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其凝练、概括的影片名如实地反映、记录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风貌、时代特色。同时,电影片名也是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诸要素的综合体,通过对不同时期影片名语言要素的分析,可以窥探到时代的发展脉络与鲜明特色。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对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电影片名进行了考察与研究,以期通过对电影片名语言特色与命名规律的分析,来探寻电影片名与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详细阐释了文章的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第二章,从电影片名的四种构成元素入手,通过对语料的整理分析,对电影片名的命名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三章,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电影片名的语言要素特点。着重探讨了电影片名对音节数量与音节形式的选择、影片中高频词汇与时代新词的独特运用、片名的句法结构与超常规搭配现象。第四章,本文的核心章节,着重探讨了电影片名与时代、文化、社会心理之间的共变关系。主要从社会变迁、政治运动、时代发展几个方面展现时代要素对影片名的影响;从民族心理、从众心理、猎奇心理挖掘社会心理对影片名的影响;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网络文化、都市文化来看文化要素对影片名的影响。同时,从电影片名的变化中,探寻时代、社会心理、文化要素的发展与演变。第五章,尝试剖析当前电影片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影片命名规范化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