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学材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e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作为教材的主体,最初与教材同名,直到后来,随着教材内涵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教科书逐渐成为教材的一种。这种分化,使得教科书可以卸掉许多本不应由其承担的功能,而专注于教学功能。教学功能是教科书获得自身存在合理性与必要性的根本依据。然而正是由于教科书片面的发挥教的功能而忽视了学的功能,使得教科书一方面限制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未能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导致了教科书的生存危机。由此,引出了教科书“学材化”的问题。 教科书“学材化”的出现既是教科书自身本质特性的必然,也是现实的切实需要,更是我国教科书编制历史探索的趋势所向。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立足点,试图从学生的角度来揭示教科书是什么。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科书“学材化”研究概述。从教科书“学材化”问题的由来,尤其是从教科书“学材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已有研究的相关情况。 第二,教科书“学材化”的理论基础。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知识论四个视角,分别探讨了其与教科书“学材化”的内在关系。 第三,教科书“学材化”的内涵与特征。提出“学材化”这一概念指代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教科书的编制理念、内容选择与组织、呈现方式、结构体系、功能定位上所出现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趋向。其不同于教科书的教材化、材料化、自学化,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相关教材建设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材化”所具有的特征表现在:在编写理念上,“学材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兼顾三维目标,树立新的学力观,注重教学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在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方面,突出体现生活化、兴趣化、基础性、挑战性、干扰性、开放性;在呈现方式上,注重叙述的启发性、探究性、亲和力,栏目设置的妥帖性、必要性,图表功能的丰富性;在结
其他文献
农药污染已给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而对农药及其残留进行降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选用了几种典型的农药,对其降解进行了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方便、实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巨大变革的体现,而最终体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面上。在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诸要素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本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育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也在于教师。为此,当前世界各国都纷纷把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在教
路遥的作品质朴、厚重、真诚,表现出了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历史文化积淀,又与时代、与社会的变迁紧紧相扣,通过对路遥文集中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出作品中蕴藉的思想文化内涵,即对农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现阶段该楼盖结构的设计方法,由于没有充分发挥板的实际刚度贡献,使结果偏于保守。结合湖南省建设厅重点资助项目进行研究,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繁杂的抽象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探索的努力,促使了信息可视化这一崭新科学领域的出现。本文对信息可视化及其工具的概念、类型、国内外现状及
针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严重发生造成生态灾害的问题,探索浮游藻类控制、抑制水华发生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是非常迫切的。在利用物理、化学和其它生物方法处理不甚理想的情
低聚木聚(Xylo-oligosaccharides,XOS)是从富含木聚糖的天然植物中经生物技术提取的出2~7个木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度聚合糖类的总称,以二糖和三糖为主。作为一种新型的寡
Internet的飞速发展导致网络上的文档信息急剧增长,如何自动处理这些海量信息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本分类是对文档信息进行有序组织的方法,它能够为信息检索提供更高效的
近年来,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课堂焦虑这两个重要的学习者因素,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英语课堂焦虑阻碍英语学习而英语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