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的不同特征性表现与免疫组化ER、PR、Her-2及Ki-67因子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最佳诊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成像信息。资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外科收治的手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119例,共125个病灶,其中单病灶113例,2个病灶的6例。患者为32-82岁之间的女性,平均年龄(53.1±10.4)岁。所有病灶均行手术,已明确病理诊断。采用Siemens Acuson S2000 ABVS系统,扫查时取平卧位,将双侧乳腺充分暴露,嘱患者平静呼吸,避免因呼吸运动而使图像产生伪像,用常规二维超声对病灶位置进行初步定位,确定病灶大致位置后,切换ABVS检查模式,使探头紧贴于乳腺表面,将仪器的预设条件调至最佳。双侧乳腺的正中位、内侧位、外侧位分别自下向上进行扫描,扫查结束后,将图像进行保存,然后传至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包括:肿块大小、边缘、微钙化、冠状面“汇聚征”和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判定标准:(1)肿块大小:肿块横径、纵径、前后径,有任意一个径>2cm,即认为肿块大小>2cm。(2)边缘毛刺/成角征:(1)明确肿块者可见自肿块向周围组织发散长短不一放射状线条影或成角样改变。(2)无明确肿块者可见肿块边缘发散放射状线条影。符合以上任意一条认为有毛刺/成角征。(3)微钙化:图像在横断面、纵断面、冠状面任意一个切面有微钙化征象,即认为有微钙化。(4)汇聚征:阳性者表现为在ABVS冠状面出现的从肿物周围向肿物聚集的条索状中-高声征象,阴性者则无放射状改变。所有患者的成像资料由我科两位相同年资的诊断医师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果。(5)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石蜡切片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术中清扫的淋巴组织发生转移者为阳性,无转移者为阴性。免疫组化判定标准:(1)显微镜检查发现棕色或棕黄色颗粒是判断阳性细胞的标准,ER、PR主要见于细胞核,阳性细胞数≥10%判定为阳性,阳性细胞数<10%判定为阴性;(2)HER-2主要见于细胞膜处,(+++)判定为阳性,(-)(+)判定为阴性,(++)须进一步Fish检测;Fish检测阳性即判定为阳性,Fish检测为阴性即判定为阴性。(3)Ki-67主要见于细胞核,阳性细数≥14%判定为高表达,阳性细胞数<14%判定为低表达。乳腺癌的分子基础决定生物学行为和影像学表现,因此,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ABVS各种特征性表现与ER、PR、Her-2及Ki-67有无相关性,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成像信息。研究结果:1.IDC肿块最大直径与ER、PR、HER-2及Ki-67的相关性125个病灶中,肿块最大直径>2cm者61个(61/125,48.8%),Ki-67高表达者106个(106/125,84.8%),其中肿块最大直径>2cm且Ki-67高表达者共58个(58/61,95.1%),卡方检验提示肿块最大直径与Ki-67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DC边缘毛刺/成角征、“汇聚征”与ER、PR、HER-2及Ki-67的相关性125个病灶中,边缘毛刺/成角征109个(109/125,87.2%),ER阳性100个(100/125,80%),PR阳性90个(90/125,72%),其中边缘毛刺/成角征且ER阳性表达者92个(92/109,84.4%),其边缘毛刺/成角征且PR阳性表达者86个(86/109,78.9%),卡方检验提示边缘毛刺/成角征与ER、PR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汇聚征”(76/125,60.8%),其中“汇聚征”阳性且ER阳性者共70个(70/77,90.9%),“汇聚征”阳性且PR阳性者共69个(69/76,90.1%),卡方检验提示“汇聚征”与ER、PR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DC微钙化、淋巴结转移情况与ER、PR、HER-2及Ki-67的相关性125个病灶中,有微钙化者77个(77/125,61.6%),HER-2阳性84个(84/125,67.2%),其中IDC伴微钙化且HER-2阳性者共46个(46/77,59.7%),卡方检验提示微钙化与Her-2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伴有淋巴结转移者66个(66/125,52.8%),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且Her-2阳性者共39个(39/66,59.1%),卡方检验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与Her-2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肿块>2cm者与ki-67表达有关,提示预后不良;2.边缘毛刺/成角征者、“汇聚征”者与ER、PR表达有关,提示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优于ER、PR阴性者;3.肿块伴微钙化、淋巴结转移者与HER-2表达有关,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ABVS冠状面上“汇聚征”、毛刺/成角征、微钙化、淋巴结转移、肿块>2cm等特征性表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