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汉代遗址、墓葬出土的的实用类杵臼、明器杵臼和杵臼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应的遗址及墓葬环境,并运用相关历史文献,探讨杵臼的不同功能,同时进一步分析杵臼所反映的丧葬观念、等级制度以及汉人的生死观。前人对于杵臼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出现及功用方面,尚未关注汉代除了遗址中出土的用于粮食加工的石质杵臼之外,墓葬中还有形制较小的铜铁杵臼、陶房屋中的明器杵臼及画像砖石上的杵臼图像,尤其是墓葬中的杵臼能够反映出杵臼在汉代生产生活中的功用及其使用的普遍性,对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这些将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首先梳理考古发现的杵臼,根据其是否具有实用功能、表现形式、质地以及大小的不同,将杵臼分为实用类杵臼、明器杵臼和杵臼图像。然后依据类型学对杵臼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质地杵臼的形制特点,从而探讨不同区域对应的杵臼类型及其背后的原因。在对杵臼进行功用探讨时,则依据实物及文献资料,来分析杵臼的粮食加工和医药加工的功能。除了实用功能的探讨,论文在最后一章还探讨了汉代杵臼背后的丧葬寓意,首先分析了杵臼与使用人群的关系,归纳不同级别的人群在使用杵臼方面的差异。之后简要分析了杵臼与丧葬观念及生死观的联系。最后则主要从考古资料入手来探讨汉墓中随葬杵臼这一现象所反映的生死观及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