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石墨烯结构优异的二维材料特性使其成为高容量储氢材料。研究者已经通过金属修饰、官能团改性等方式来消除其在室温下由于自身化学惰性导致的储氢能力弱等缺点。引入石墨烯体系的金属会形成团簇,不利于储氢结构的稳定性并造成氢吸附位点的减小。基于此背景,本文利用非金属掺杂和吸氢能力较强的过渡金属(Pd和Sc)修饰双层石墨烯来增大金属与石墨烯层的结合能,减小金属团簇。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过渡金属Pd和Sc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结构优异的二维材料特性使其成为高容量储氢材料。研究者已经通过金属修饰、官能团改性等方式来消除其在室温下由于自身化学惰性导致的储氢能力弱等缺点。引入石墨烯体系的金属会形成团簇,不利于储氢结构的稳定性并造成氢吸附位点的减小。基于此背景,本文利用非金属掺杂和吸氢能力较强的过渡金属(Pd和Sc)修饰双层石墨烯来增大金属与石墨烯层的结合能,减小金属团簇。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过渡金属Pd和Sc原子分别在G-Pd-G和G(N)-Sc-G(N)储氢结构中各个吸附位点与体系的结合能,寻求最稳定储氢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储氢机理的分析。具体研究如下:(1)利用第一性原理PBE方法研究了三明治结构G-Pd-G和G(N)-Sc-G(N)的柯西压力,结果表明两种结构都是脆性材料;掺杂N原子的G(N)-Sc-G(N)结构增强了该储氢材料的硬度和刚度。(2)根据结构对称性进行了金属吸附位位点测试。结果表明,在G-Pd-G储氢体系中,金属Pd吸附在T位结合能大于其实验内聚能,不易形成团簇;在G-Sc-G储氢体系中,金属Sc在各个吸附位的结合能都小于其实验内聚能,易形成金属团簇,降低储氢密度;非金属N引入双层石墨烯后,Sc在TT位的结合能远大于其实验内聚能,减小团簇,N掺杂增强了金属Sc与双层石墨烯体系的结合能从而增强体系稳定性。(3)根据G-Sc-G和G(N)-Sc-G(N)结构的光学性质分析了其释氢响应。结果表明,N原子的掺杂未改变储氢结构对光吸收、反射、折射敏感波段的范围,增强了体系在光敏感范围内的吸收率;在450nm-770nm波段(太阳光除紫外)内,N掺杂增强了释氢能力,可见光能量利用率高。(4)根据三明治结构石墨烯材料的电子性质计算了其储氢容量,G(N)-Sc-G(N)结构储氢容量比G-Pd(T)-G提高了3.3倍;相比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骨架,G(N)-Sc-G(N)可常温储氢释氢,储氢质量密度大,解决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温及续航能力低问题。
其他文献
我国早在2015年就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婴幼儿出生率已经进一步升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导致新生代父母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更加重视,尤其体现在教育质量与就医条件上。近年来,儿童产品设计不当导致的安全问题也有所增加,使得人们开始对儿童医疗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与关注度。本文在对某些一、二线城市现有的儿童就医环境输液设备的调查中发现,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儿童专用场所条件,我国儿童输液设施条件相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的主流方法是焚烧处理,并且焚化处理的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中炉排炉技术使用占比的逐年增高,导致炉排炉垃圾焚烧飞灰产量逐年增多,所以如何妥善处置焚烧飞灰成为众多学者迫切想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近年来比较常用的几种飞灰处置方法,经过比较各处置方法的优缺点后,选择高温预处理与水热法联用的方式处置焚烧飞灰,其优势是既能实现飞灰的无害化处理,又能精准回
氮杂迈克尔加成反应是形成碳-氮键最流行的方法之一,也是制备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最简洁方法。利用氮杂迈克尔反应可以合成很多人们所需的医药和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氧化偶
为了合理利用祁连山的云水资源,对祁连山的背景场及地形云降水过程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论文采用2017-2019年的常规地面观测数据、对应的天气雷达数据、探空数据、卫星数据及1
仿生曲面复眼是以自然界内生物复眼的曲面结构为原型而设计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仿生曲面复眼具有集成度高、视场大、体积小、功能性强等优点,适用于自主导航、全景成像、智能相机等诸多精密微视觉领域。但是,现有的仿生曲面复眼存在与平面探测器不匹配视场边缘成像质量差、结构复杂、难以微型化、加工难度高等问题,使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故提出了一种视场角大、结构简单、成像质量优良的微米级多球面仿生复眼结构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将人性化设计理论应用到贫困地区便携灯具设计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凸现出来。虽然国家在实施扶贫,但大部分的偏远贫困地区供电条件和照明仍十分匮乏,供电的可靠性很低。因此为贫困地区设计一款易于操作的便携的应急照明灯具十分重要,这款灯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电不足以及能源不足带来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贫困地区照明产品均以国外的设计工作室占据主导地位,国内此类设计较少,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激光焊接技术在自动化生产加工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产业化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自动激光焊接系统对视觉引导功能的需求,进行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激光焊接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自动激光焊接系统平台设计、焊缝识别和焊缝轨迹中心线路径平滑规划方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自动激光焊接系统平台设计方面,针对国内外领先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研发生产的自动激光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些年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且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制造行业也逐步走向智能化、信息化、结构化、服务化,以适应新时期的生产制造需求。2010年李伯虎院士及其团队提出了云制造理念即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匹配先进的制造能力融合而成的新技术模式,它可使得普通资源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妥善规划,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云制造中调度作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课程标准的修订本,提出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教材随之更新。本文以2008、2019两版中图版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新教材在编写理念、知识结构、表层系统的变化和特点,并提出教材使用建议和策略,以期能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研究的起点。通过对2017版课标的分析,发现地理学科的
作为新兴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其力学性能与聚苯乙烯(PS)相当,且生产加工性能优异,但PLA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如结晶度低,耐热性差等,对PLA制品的发展与应用有着极大的限制。而制备功能化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缓解这些不足,这样既能保留PLA本身的优异性能,又能赋予PLA新的性能,而加入导电填料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与PLA共混制备聚乳酸/导电粒子复合材料,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