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转型探析——以A公司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这个在欧美等地已经成熟的行业,在我国却遭遇由于行政管制、市场化环境缺失、政策不具有持续性等综合因素导致发育不良。本文以A公司为例研究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在变革中的转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为了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纠正不正之风,提高药品流通的透明度,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我国开始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以A公司为代表的药品招标中介随着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产生而产生,并在招标项目中借鉴国外经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启动了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A公司独创的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在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这种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建立起来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为药品流通领域实现医药价值链的优化和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降低药价,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纠正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产业链上利益的再分配破坏了相关方的利益,随之而来的争议也越演越烈,指责中介机构收取中介费从中获利,要求废除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2009年,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推行政府主导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模式时代彻底结束。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逐步退出医药流通市场,或沦为政府主导药品采购模式下的技术运营商,或退变成行业软件开发商的角色。近年来政府职能转换,取消行政管制,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等利好消息让行业重新迎来新机。  A公司在变革的几年间,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以及实践,在现有的医药电子商务条件下,借鉴美国药品流通中发挥重大作用的GPO(集中采购组织)和PBM(医疗福利管理)模式,以成交撮合和处方审核为切入点,逐步完善我国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的服务内容和领域,拓宽向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规范医药流通秩序,控制我国医疗费用增长提供解决方案,为成为覆盖全行业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战略转型。  本文基于企业战略转型理论研究,从转型动因,转型能力,转型路径,转型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研究A公司医药电子商务由于行业环境恶化引发的转型过程,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代理机构、政府主导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平台技术运营商发展成为全方位医药电子交易服务商的战略转型部署,最后提出未来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趋势,为此类企业的转型提供建议。
其他文献
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是国际公认的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惯例。我国从1979年开始推行招标投标,到2000年1月1日颁布《招标投标法》,在招标投标领域初步实现了从“行政管理”到“
中国家电业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成长期后,随着产品、技术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各大厂家之间的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在这场竞争中,除了产品品牌外,各个厂家之间的竞争主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