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肾炎中医辩证分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中医证型与临床分型、实验室指标、病理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辨证依据。  方法:收集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肾内科住院的HBV-GN患者60例。制作HBV-GN病例报告表,收集6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临床分型、中医证型、实验室指标,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镜下红细胞、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醇(TG)、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补体(C3)、以及肾脏病理诊断报告结果等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中医证型与临床分型、实验室指标、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临床分型特点:60例HBV-GN患者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45%)、慢肾炎综合征(38.3%)单纯蛋白尿(8.3%),单纯血尿(6.7%),急性肾炎综合征(1.7%)。2.中医证型分布:中医主证常见脾肾阳虚证(45%)、肝肾阴虚证(35%)、气血两虚证(11.7%)、肺肾气虚证(8.3%)。兼证常见湿热证(35%)、水湿证(26.6%)、血瘀证(23.4%)、湿浊证(15%)。脾肾阳虚证患者常兼有水湿证,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常兼湿热证,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中医证型与临床分型的关系: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证型以肾病综合征多见;肝肾阴虚证的患者以慢性肾炎综合征多见;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例数在脾肾阳虚型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各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分型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例数在肝肾阴虚证较多,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脾肾阳虚型患者常见24小时尿蛋白及血脂水平升高,ALB水平最低,与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肺肾气虚各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患者镜下血尿明显、补体 C3滴度最低、及肝功能受损,与其他三种证型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5.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脾肾阳虚型患者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肝肾阴虚型患者常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结论:1.乙肝肾的中医症候以脾肾阳虚兼夹水湿证、肝肾阴虚兼夹湿热证为主,而脾肾气虚证、气虚两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偏少。2.脾肾阳虚型的患者临床分型常见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为主,肝肾阴虚型患者临床分型常见慢性肾炎综合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3.实验室指标中24小时尿蛋白、镜下血尿、血脂、ALB、补体C3、肝功能对乙肝肾的辨证分型有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得学生能够良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目的: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弹性参数进行小样本预调查研究,初步探讨、比较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不同血压水平及各证型间的颈动脉弹性变化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家,吸收外资高达535亿美元,占世界吸收外资总额的9.6%,而当年通过并购实现的外资流入量占外资输入总额的比例也突破性地达到7.1%。随
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部分教师的自律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态度不够严谨和道德表率与底线要求的不统一.文章认为原因在于:失德行为是教师个体
目的:  1.观察柴郁温胆汤抗抑郁大鼠模型的药理效应;  2.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探讨柴郁温胆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进行。  1.柴郁温胆汤抗抑郁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琅琅读书声赛琴声"。朗读,就是要用规范的普通话,声音清楚、响亮地把课本
期刊
目的:观察肠灵3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系统探讨肠灵3号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UC患者80例,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1月间广西中医学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背景:  中风后足内翻(Strephenopodia after stroke)是中风后常见偏瘫步态之一,足内翻可伴有足下垂,不仅引起外观畸形,更严重影响着患者步行能力,最终延缓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