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传统建筑名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phe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汕传统建筑体系是广义闽南建筑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由于潮汕地区的自然地理及发展历史特点,它也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区域建筑体系,具有成熟的建筑名词系统。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是对潮汕传统建筑名词,进行收集和疏理、释义,并考察其背后的建筑制度、建筑文化渊源。通过潮汕地区传统建筑名词对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进行研究。 论文在前人总结的成果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建筑名词的工作。对于以已有的各方面关于潮汕建筑名词的释义(主要是平面格局),结合匠师访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图示,对于某些和实际情况有出入或是释义混淆的一些名词概念进行了疏理。 论文对一些潮汕传统建筑名词所包含的意义和体现的建筑制度、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考证,提供了进一步研究这方面内容的一些线索,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和古代文献,分析整理出了一些更深入研究潮汕建筑名词乃至中国历史建筑名词的研究线索。同时笔者也对某些问题表达了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了相关论证。这是本论文中讨论的的核心内容。 论文还以潮汕建筑名词为立足点,通过和宋、明、清官式建筑名词,和周边地区——闽南、江南,乃至和日本的一些木构建筑名词的对比研究,使潮汕建筑名词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地方传统建筑名词的研究,这对中国整个传统建筑大系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论文的选题在目前针对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研究的课题中,尚属少数的一类,但确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资料和时间有限,本论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作为建筑名词方面的初步研究,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带来这一方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为其他相关研究可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资料。论文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与展望,希望在广度、深度及建构完整性等方面能更进一步。
其他文献
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从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建筑设计的态度和方法。 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本文所关注的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第二、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位于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帝陵封土的东北侧,是目前我国第一座近帝陵封土、对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并采用多种国际先进配套设施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
20世纪遗产建筑见证了新中国的变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趋明显,急功近利的心态忽视了对遗产建筑价值的认知与
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指出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将城市规划提
妹岛和世及其SANAA事务所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日本建筑师代表,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赢得一系列的国际竞赛,并获得各种奖项逐渐引起世界建筑界的注目,并开始涉足我国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e Design,简称CAAD)是CAD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也就是建筑CAD。在中国,CAAD已经是建筑师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CAAD软件包括有
新城建设的实践史在世界上已经跨愈百年,新城建设的意义也从主要限制大都市空间发展向促进区域整体均衡发展扩充。目前,我国大都市区新城建设实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本文认为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国家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强调把城市和乡村看作一个完整系统,优化配置系统资源,促进城乡这个系统的协调和可
随着国家对医疗和养老产业的关注,各个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着医疗养老设施的多种模式。如何解决既有社区老年人社区养老问题,医疗进入社区是当下老年人在宅养老的关键。社区医疗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远远还没到使用年限的一般性建筑因为其功能、空间、外观等不再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面临着被弃置甚至被拆除的命运。 在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