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糖酸(Lactobionic acid,LBA)是微生物在乳糖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然的多羟基有机酸,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以及精细化工行业。近年来,乳糖酸的抑菌性能逐渐被熟知,然而其抑菌作用机制却鲜有报道。因此,研究乳糖酸抑菌谱及其对敏感菌的作用机制,对于由敏感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食品保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明确乳糖酸抑菌谱的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为研究对象,在考察乳糖酸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的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与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等测定了其对供试菌生长情况、核酸泄漏、相对电导率、胞外K~+、Na~+含量、碱性磷酸酶泄漏及对细胞壁、细胞膜和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影响,并利用i TRAQ技术从分子层面解析乳糖酸对供试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乳糖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 mg/m L与50 mg/m L;生长曲线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活性和生长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合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试验的结果可知,乳糖酸处理不仅可造成核酸、K~+、Na~+泄漏、相对电导率及胞外碱性磷酸酯酶的增加,还可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增加膜的通透性;同时乳糖酸还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蛋白的合成。iTRAQ蛋白组学试验共鉴定到蛋白1747个。其中差异表达蛋白共有274个,下调表达的差异蛋白有110个,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有164个。GO功能注释表明,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细胞粘附、生物粘附、致病机理、改变其他生物的形态或生理功能等生物过程;构成细胞膜,胞外区,外部封装结构和细胞壁等细胞组分;调节水解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分析说明,他们主要参与调节了氮素代谢,脂肪酸降解,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氯烷烃及氯烷烃降解,萘降解和ABC转运蛋白等重要代谢通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ABC转运蛋白的连接度是最高的。综合分析后可知,乳糖酸主要通过调控二元信号系统(Gra SR)及自溶素的过度表达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壁的完整性,同时对细胞壁受损修复功能也具有一定影响;通过抑制细胞膜蛋白的合成或表达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膜无法发挥正常生理功能;通过破坏菌体细胞的表面蛋白及毒力因子,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和致病能力;乳糖酸还可以通过抑制ATP合成酶表达影响菌体能量代谢,从而调控ABC转运蛋白表达,降低菌体对乳糖酸的耐受性;乳糖酸可以破坏菌体的压力应激和饥饿应激反应的相关蛋白,使菌体细胞在受到结构和功能损害时,无法及时应答与修复,同时也无法提供额外能量;乳糖酸对ABC转运蛋白的调控在抑菌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
其他文献
电机作为机构和机械传动系统常用驱动源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类机电系统中,因此如何高效高质量生产电机是产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围绕电机绕线用的自动绕线机这一生产装备展开研究,针对自动绕线机的运动需求,探讨其工作原理和设计目标,设计相应的排线模型和绕线运动方式,研究相应的多轴运动控制算法,并通过仿真和物理样机验证,得到较为可行的控制解决方案。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根据自动绕线机的基本
表面等离子体是一种存在于金属与介质表面的电磁波传播模式。传统光学器件的尺寸受到衍射的制约难以进行大规模集成化,表面等离子体以其突破衍射极限的特性使其能够在光学器
本研究根据沈阳地区早春气温回温快、土壤回温相对滞后的特点,模拟根区亚低温条件,结合主干韧皮部环割、去叶处理,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钙试剂和钙抑制剂(EGTA和Nifedipine)处理,研究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植株内源茉莉酸代谢关键酶AOS、JMT和JAR1活性及AOS、JMT和JAR1酶基因表达量、茉莉酸(JA)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特征,探讨茉莉酸在根系和
海岸防护林是集防护涵养、生态服务、景观美化等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系,但现有海岸防护林存在树种单一、老化退化、低产低效、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而目前有关海岸防护林
在几何学中,弯曲时空不仅有内禀描述,还可以有外部描述。传统的现代物理学框架仅仅基于内禀几何学。如果考虑外部描述,现代物理学能否给出实验可以检验的结果是物理学前沿研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据结构模型。因其具有极强的防伪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融活动中,作为分布式记账工具为金融活动开展提供信用基础。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性与票据交易的要式性、无因性高度契合,有助于在技术层面上防控票据业务风险。因而在当前的票据市场,尤其是电子票据市场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逐渐多样化,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难度也在不断上升。本文首先
高比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倍受科研工作者关注。然而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产生的多硫化锂易溶于电解液而穿梭于正负极间引起的穿梭效应、硫体积膨胀(~79%)等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进程。本文针对如何分散高负载量硫、缓解硫体积膨胀造成的应变、抑制多硫化锂流失等关键难题,提出中空碳球内部修饰策略来高效分散硫和硫化锂、增强对多硫离子吸附;并进一步将内部修饰的中空碳球嫁接到三维自支撑膜中作为正极固硫载体
随着列车通信网络(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TCN)在高速列车上的广泛应用,TCN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成为了时下研究热点。为了获取不同运行状态下TCN的特征量数据集,评估不同工况下网络健康状态,以便于对车载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的研究,列车网络故障注入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列车网络故障注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赤霉病的影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如果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直观高效的预测小麦病害发生情况,对构成小麦病害高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使用灰色模型预测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比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确定了一种预测准确率更高的方法并设计了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预测预报模型。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等级分为4级,对病害的发生进行预测。基于WebG
铁路旅客列车辅助供电系统是列车必备的核心系统,也是乘客安全舒适旅途的保障。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行业快速发展,对旅客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国家最新标准,我国旅客列车辅助供电系统主要由DC120V充电机,AC380V三相逆变器和AC220V单相逆变器组成,其中充电机负责为整个列车设备母线和备用蓄电池供电,单相逆变器负责为旅客用电设备供电,两者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列车的安全性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