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型曲率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发展的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具有全光学测量、无振动部件等优点,在光学表面度量、激光诊断、视觉科学和定向能技术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在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技术的理论分析、设计研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区别于传统的几何光学分析方法,本文使用传递函数方法,对波前曲率传感技术进行了频谱分析,提出了最佳传输距离的解析表达式为关键空间频率的四分之一泰保距离,建立了波前曲率传感器的梳状滤波器模型,依据该模型提出了双z(双传输距离)或多z(多传输距离)波前曲率传感器的概念和设计方法。在设计研制方面,考虑到振幅型散焦光栅的缺陷,本文利用傅里叶光学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了相位型散焦光栅的相位轮廓和衍射特性,确定了光栅的二元相位结构,分析了其衍射效率和透过率函数,并讨论了光栅色散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基于相位型散焦光栅的波前曲率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相位型散焦光栅的±1级衍射效率分别达到38.1%和40.4%,提高了波前曲率传感器的光能利用率,特别适用于自适应光学应用中微弱光信号的探测补偿。在波前测量方面,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产生了湍流相位屏引起的波前曲率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分别使用GS算法和格林函数算法对其进行了波前重构,分析了这两种重构算法的收敛性、模式混淆等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对像差板和流体激光增益介质中的波前畸变进行实验测量,并使用格林函数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波前重构。实验表明,该传感器能够适用于多种光瞳形状的波前畸变测量,验证了相位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在激光领域中两种重要的应用:一是,使用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实现了高平均功率热容激光器和LD侧面泵浦Nd:YAG棒的热透镜效应的实验测量;二是,针对激光束M~2因子的测量需求,理论分析了M~2因子检测系统中一对互相正交的散焦光栅的设计与结构要求,研制出可用于1064nm激光测量的M~2因子检测系统,并实验测量了Nd:YAG脉冲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实验表明,由正交散焦光栅构成的M~2因子检测系统能够实现脉冲激光和随时间变化的光束质量的测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计算机等各种计算工具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广泛存在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系统,如混沌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一方面,研究这类系统,可以
随着网络化和全数字化成为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的主流,量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量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系统的数字执行,表现在制器本身的量化。另一方
  热轧带钢氧化皮结构是影响其酸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304、430两种典型牌号的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研究及试验检测,分析其热轧卷氧化皮的结构和成分,研究其对酸洗效
解题思维定势具体地说是指已习得的知识而造成对当前学习活动的倾向性,它使学生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题。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练习了大量的习题后,积累了不少解题经验,使学生形成了按照一定的思维过程或方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定势。这种解题思维定势虽然在情境不变时,能帮助学生沿着模型化的思路,驾轻就熟地解答,提高解题速度。但它有时也束缚了学生解题思路,造成他们在高考中解答那些似曾相识,情景条件又发生变化而带
使用恒温循环媒介,利用热平衡原理,建立了单u型管模拟实验装置,对埋管与岩土间的热传递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在距埋管较近的范围内,岩土层有较快的温度相应速率,而在较远的范围内,
项目名称:波尔多内港生态住宅项目地点:法国波尔多建筑面积:27 363m2建造时间:2008.05-2012.12建成时间:2014.11规划在城市和乡村的设计规划过程中,ANMA尝试以温和的方式在建
文章分析了人才在企业管理和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在人才招聘中应注意的三个方面因素,全方位分析了留住人才与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
面向微纳操作的微小型机器人作为一种典型的微机电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集成度高、能够进入一般机械系统无法进入的狭小作业空间进行检测和维护等特点,在微纳操
针对目前内燃机车高温水散热器存在的弊端,结合热管技术的优点,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热管式散热器,并利用F luent模拟软件对其冷却单节的传热性能进行研究。
报道了一种非金属杜瓦装置的研制,以满足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对液氮低温容器的要求。这种长方体低温容器采用无磁非金属材料制备,从而可以避免由涡流导致的阻力和热损耗,以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