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细胞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多层次生物组学联合筛选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临床上应用的生物材料都要与生物组织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保障生物材料的安全有效性,提高其生物相容性至关重要。任何生物医学材料在临床应用前都需要进行充分的生物相容性评估,而生物材料生物标志物可以在临床应用前识别生物材料的潜在风险,更早、更灵敏、更快速地实现生物学效应评估。另外,应用生物标志物可以在材料设计初期对大量新材料进行快速筛选,减少研发时间与资金投入。因此,生物材料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纳米银是一种在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的抗菌剂,但有大量研究显示纳米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因此研究能够早期评估纳米银细胞毒性的生物标志物很有必要。目前对纳米银细胞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研究都基于某一个单一组学进行,缺少多组学的生物标志物联合分析,这样会导致在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各个水平上生物标志物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筛选获得的生物标志物缺乏实验验证,由于研究生物标志物时应用生物组学技术检测基因/蛋白质/代谢物表达水平可能会出现技术误差导致的结果偏差,而且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也只是在理论上分析基因/蛋白质/代谢物标志物的功能,还只是出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因而限制了筛选结果的实际应用。针对上述不足,本论文采用基于多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纳米银细胞毒性生物标志物进行了高通量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一系列验证实验,最终获得能够评估纳米银细胞毒性的生物标志物。还进一步基于不同组学层面筛选到的基因标志物、蛋白质标志物和代谢物标志物的关联性构建了从基因转录→蛋白质表达→代谢物变化的分子生物学途径,并进行相应的关联性验证实验以及通路功能验证实验,最后阐明了不同层次生物标志物在纳米银细胞毒性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机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采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纳米银,酶标仪测定的纳米银最大吸收波长为389nm,透射电镜表征的纳米粒径为20.45±2.72nm,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得纳米银浓度为874mg/L。2.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对课题组前期获得的纳米银作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4、8、24h后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数据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生物学通路分析、多组学联合筛选以及关联性分析,筛选出在同一时间点显著差异表达且表达模式一致、参与共同细胞毒性相关通路且显著差异代谢物位于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下游的3个基因,3个蛋白质,2个代谢物作为目标生物标志物。3.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验证实验:采用RT-PCR、Western blot、LC-MS方法分别在RNA水平、蛋白质水平、代谢物水平上对筛选到的3个目标基因标志物、3个目标蛋白质标志物、2个目标代谢物标志物进行表达水平验证实验,结果发现2个基因、2个蛋白质、2个代谢物获得了验证,在验证实验与组学实验结果中都发生较一致的下调表达。4.生物标志物功能水平验证实验:对参与多条细胞毒性相关通路的目标基因标志物CPT1C、PCK2进行功能验证实验。首先,通过CRISP/Cas9技术成功构建CPT1C、PCK2基因敲除/过表达稳定细胞株;通过ATP含量检测实验和细胞增殖率评价实验,确定CPT1C基因具有调控细胞能量代谢和增殖生长的生物学功能,通过柠檬酸含量检测实验和细胞乳酸代谢水平检测实验,确定PCK2基因具有调控细胞柠檬酸合成水平和糖酵解水平的生物学功能,以上功能与纳米银细胞毒性涉及的生物过程相关,最终确定CPT1C、PCK2基因可以作为评估纳米银细胞毒性的最终基因标志物;5.纳米银生物标志物的关联性和作用机制分析:基于前期筛选到的基因/蛋白质/代谢物标志物的上下游关系,构建了2条分子生物学路径,分别是基于脂肪酸代谢通路的分子路径:上游基因CPT1C转录→下游代谢物L-棕榈酰肉碱变化,以及基于三羧酸循环通路的分子路径:上游基因PCK2转录→上游蛋白质MDH2/ACO2表达→下游代谢物苹果酸变化。对筛选获得的CPT1C、PCK2基因,构建敲除/过表达稳定细胞株,之后应用Western blot和LC-MS方法验证基因标志物、蛋白质标志物、代谢物标志物之间关联性,应用不同的代谢通路相关试剂盒进行了通路功能验证。结果显示,代谢物L-棕榈酸肉碱的表达水平会随着CPT1C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发生同步变化,蛋白质ACO2、代谢物苹果酸的表达水平会随着PCK2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发生同步变化,最终确定蛋白质ACO2和代谢物L-棕榈酸肉碱、苹果酸可以作为评估纳米银细胞毒性的最终蛋白质和代谢物标志物。另外,结果表明纳米银能够自上而下影响CPT1C基因标志物的表达→L-棕榈酰肉碱代谢物标志物的变化→影响细胞内乙酰辅酶A的生成,进而导致细胞毒性表现为影响细胞能量代谢,导致细胞毒性。同时,纳米银能够自上而下的影响PCK2基因标志物的表达→ACO2蛋白质标志物的表达→柠檬酸堆积→苹果酸代谢物标志物的变化→导致细胞毒性表现为影响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ATP生成以及ROS含量,进而造成能量代谢受阻,细胞氧化损伤。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强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便于高强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部于2013年建立了高强混凝土回弹法统一测强曲线,但这是针对全国范围建立的,对南京地区是否适用有待验证。在我省高强混凝土回弹法地方检测标准尚未制定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南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高强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曲线的试验研究工作。本课题采用南京地区高强混凝土常用的原材料制作C50~C80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龄期
目前,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POCT)在医学领域展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例如,商品化的葡萄糖传感器目前已得到普遍的应用。同时,为了追求精确、高效的目标,检测技术仍在不断迭代中。许多研究表明,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有望取代以酶电极为基础的葡萄糖检测试纸和传感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优势在于只需通过控制反应环境和电极本身即可完成催化氧化的过程,无需其他电子传递介质的辅助,并且有利
三维光场成像在腹腔镜手术中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它能够通过单个镜头实现三维成像。光场系统三维重建的前提是精确标定,一般光场系统标定严重依赖于系统的光场视差。然而,由于光场腹腔镜的视差远小于传统的光场相机,因此传统光场相机的标定方法难以直接用于光场腹腔镜标定。本文从光场成像模型的角度出发,研究对光场视差依赖性不强的光场系统标定算法,以及影响光场腹腔镜标定精度的光场视差等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
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发展,实际工程中施工限制因素逐渐增多,施工工况愈发复杂,以往的施工方法并不能适应现在地下空间的发展。管幕预筑法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方法,较其他施工方法而言具有地层适用性广、可建造的空间跨度大等优点,能适应限制条件较多的复杂工况。然而目前管幕预筑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工程应用阶段,数值模拟及地表变形计算方法尚未成熟。本文以大校场机场站南侧机场跑道下方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背景,根据本工程结构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当今世界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由于个人临床差异大、症状不明显,AMI早期的分子标志物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miRNA-208a作为AMI发作后0-3 h内由心肌受损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内含物之一,具有心肌特异性强、丰度高、更早期等作为分子标志物的优点,因此有望应用于临床或现场即时诊断检测AMI。在本论文中,制备并优化设计了一
我国西北地区蕴藏着大量的沙漠风积沙,但因其结构松散、不易压实且颗粒细小,难以直接应用于工程建设。需对其进行土体改良,增强其结构强度,以达到工程建设标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土体加固技术,可在沙粒之间形成具有胶结作用的碳酸钙颗粒,提高沙土的强度。本文研究了不同灌浆方式对于MICP技术固化沙漠风
目前,临床上对抗抑郁疗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患者症状和医生经验,缺乏可靠指标来帮助缩短抑郁症患者在治疗上的试错过程。因此,寻找相关生物学标记,实现基线水平下的个体化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既往影像学研究已揭示了诸多抑郁症疗效相关的预测因子,但对特定时频段上的生物学标记尚缺乏探索。本文利用脑磁图在时间分辨率上的优势,从信道水平和源空间水平探索悲伤面孔刺激下与抗抑郁药物早期疗效存在关联的神经活动模式,以挖掘潜
位移响应是桥梁结构性能评估和健康状况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结构整体刚度,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参数。传统的桥梁位移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位移测量方法需要将有线或无线的传感器连接在被测结构或构件上,需要固定的参考点、成本高、测点单一。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激光测振仪、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存在测量设备昂贵、测量精度低以及难以实现高频连续自动测量等缺点,不适用于桥梁
传统聚落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前人智慧,包括对自然条件的回应方式,丰富多变的空间形式,鲜明的地域装饰特色,对文脉内涵的传承等多种方面。而公共空间作为聚落的核心空间,承载着民众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是村镇整体空间体系中最丰富多变以及最为活跃的部分,更是地域文脉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从宏观发展过程来看,江南水网地区历史聚落历经岁月的变迁,在保留着大量传统的痕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且还在
水转印栅线法是一种可以有效分析大变形力学问题的测量工具,具有结果直观性强、成本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综合云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本文利用水转印栅线法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1)测量了三种形状的聚氨酯弹性试件的静态变形;(2)探究了聚氨酯弹性棒的动态力学特性。本文首次将水转印工艺与数字云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水转印栅线法。在水转印栅线法测量变形的原理方面,采用数字图像灰度值相减法获得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