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利用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外向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FDI的大规模流入缓解了江苏省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压力、提升了地区劳动力素质及行业技术水平、拉动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FDI在江苏省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苏南相对基础较弱的苏中、苏北一直是吸引FDI的重点区域。因此,在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研究江苏省如何实现FDI利用由数量影响向质量提升转变以及正确认识FDI对三大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对江苏省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FDI、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年来FDI对江苏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弹性系数,检验了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得出结论:FDI对促进经济发展有正向影响,但是贡献的作用远远低于资本、劳动力变量;苏南、苏中、苏北FDI利用规模不断增大,但是苏南、苏中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大于苏北;苏北地区更多地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以及内资来发展经济,FDI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弹性系数有待提高。通过构建FDI对经济增长贡献绩效的指标体系,基于DEA的BCC模型、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江苏省及三大区域FDI利用的综合效率。得出结论:苏南、苏中FDI综合利用效率的整体趋势在增长,而苏北FDI综合利用效率趋势呈微弱下降,江苏省区域FDI利用效率存在不平衡;苏北效率偏低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制约,苏北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投资环境吸引力低、高技术人才缺乏等因素导致引入的FDI利用质量不高;苏南、苏中地区由于对外开放程度高、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对FDI的吸收、利用效率高,充分发挥了FDI的技术溢出作用,因而FDI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最后提出政策建议:1.三大区域应提高FDI利用质量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发挥FDI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苏南要进一步利用FDI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吸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好地发挥江苏省经济领头羊的作用,辐射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2.政府要加强在引资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备的FDI利用绩效考核机制,FDI引进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多引进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绿色环保的FDI;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与国际社会发展相接轨的高素质劳动力:3.企业要加强创新能力,强化吸收FDI的溢出作用。依靠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资本效应及就业效应,结合所在区域的比较优势,提升利用FDI的质量与水平。积极建立与外资企业的合作渠道,加强内资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推动内外资企业融合发展。
其他文献
在价值观多元化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家庭教育在价值观选择上对学校教育产生强烈冲击,使学校价值观教育弱化,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教育效果的功利主义评价方式与
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价格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环境污染、气候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集于一身的状况,明晰了集体组织与农户之间的权责和利益,农户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
七曲山尽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目前的开发情况与我省其它旅游景区相比还有些差距。我认为文化之旅是促进七曲山旅游景点拓展的好方法,通过宣传文昌文化,塑造文昌文
肺癌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和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虽然在多学科治疗以及精准医学理念的指导下,肺癌疗效在不断提高,但远期生存率仍较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事关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前进脚步,尤其是在“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黑龙江省作为粮食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又拥有着极佳的旅游资源禀赋,更应该紧
介绍了应用光电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蚕茧质量无损检测,利用无损检测技术,结合蚕茧的光学特性,通过对被检茧进行图像采集、分析处理和计算,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自动推
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我国政府连续三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把农业发展作为重要议题,并且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了通过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顽疾”。无法提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政策性的住房保障制度,制度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有稳定收入的城镇居民的购房融资需求,通过政策性互助资金的让渡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